也许,你并不知道自己的房产有单独的“房屋养老金”账户,更不知道开发商可能没有为你的房子缴纳首期维修资金,物业公司也可能将你每月缴纳的本体维修金全部截留,使你的房产面临“老无所养”的困境。
记者昨日从深圳市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中心获悉,全市3000多个商品房住宅小区已有749个小区建立专项维修资金,但向开发商和物业管理公司追缴这笔欠账却是阻力重重。
十年维修金下落不明
近日,家住龙华丰泽湖的林先生偶然得知,自己原来有一个“房屋养老金”账号,在“深圳市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维修金中心”)网站上可以查到。但林先生很纳闷:账户里只有开发商缴纳的首期维修金,自己10年来每月交给管理处的本体维修金却“下落不明”。
实际上,由丰泽湖管理处代收的本体维修金,目前仍由该物业公司“代管”。林先生担心,这笔钱会否被管理处挪用?丰泽湖不是个案。深圳商报记者了解到,全市超过3000个住宅小区,目前仍有2200多个小区的管理处没有将这笔维修金转交至业主个人的“房屋养老金”账户。
“房屋养老金”是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的俗称,2008年1月1日施行的《深圳经济特区物业管理条例》,将原“房屋公用设施专用基金”和“本体维修基金”合并为“物业专项维修资金”,即“两金合一”。物业专项维修资金同样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首期归集的维修资金(简称“首期金”),由开发商按建安总造价标准的2%一次性交纳;另一部分为日常收取的维修资金(简称“日常金”),由业主按月交纳(多层0.15元/月/平方米,高层0.25元/月/平方米)。
之所以要“两金合一”并统一由政府部门监管,就是为了维修金的安全。多年来,这笔钱一直由小区物业管理处代收代管,由于缺乏监管,深圳不少小区都出现过物业公司挪用、占用,虚报账目,甚至卷款而去的现象,损害了小区业主的利益。
根据深圳市维修金中心的最新数据,全市收缴的物业专项维修资金为73.29亿元(首期金71.81亿元,日常金1.48亿元),另外,已到账增值资金5.39亿元,总金额为78.68亿元。全市一共3000多个商品房住宅小区,已经有749个小区实行了“两金合一”。如果算上尚未追缴到位的资金,全市物业维修金总规模可接近百亿元。
部分物业公司拒不移交
丰泽湖业主林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的个人“房屋养老金”账户里,一共有7181元,其中6794元是开发商缴纳首期金,387元则是利息。但每月林先生交给管理处的“日常金”约30元,按照丰泽湖小区入伙10年计算,账户里还应该有3600元,即使剔除已经使用的部分,日常金部分也不至于是“零”。
龙华新区维修金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按照丰泽湖小区的面积,管理处每季度应该移交给中心的日常金一共是93616.95元。为何丰泽湖管理处迟迟不移交业主的“日常金”?该管理处主任杨云龙7月2日接受深圳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主要是龙华新区从宝安区划分出来后,关于日常金收取工作一度搁置。目前财务正在统计,将很快上缴日常金。
而星河物业公司丰泽湖前管理处主任张耿耿则表示,对于星河物业这样的大公司来说,业主的“日常金”只是一笔很少的钱,更不可能挪用。代管“日常金”的唯一好处,是使用起来更便捷,而移交到市维修金中心后,需要申报,流程更长。
与林先生相比,家住南山区南景苑的业主刘小姐似乎更“不幸”。因为她根本无法在市维修金中心查找到自己的“房屋养老金”账户,而该小区入伙已经超过10年。
“2010年我们已经对南景苑下发通知,去年年底,再次催促他们办理银行代收代付结算专户。但他们始终拖着不来办理。”南山区维修金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管理南景苑的和诚物业公司同时还管着另外几个小区,也都没有移交“日常金”。
“这在客观上触动了物业公司的利益,特别是部分小区还存在账目不清、资金使用不公开透明等问题,因此我市相当多的物业企业一直以各种理由拒不交存日常维修金。”深圳市维修金中心相关负责人对深圳商报记者表示,其次是少数业委会反对,担心上交后使用更困难;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备用金的设立,可以大大提高维修金使用效率。
10小时前
10小时前
10小时前
10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