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11场演出,超过2.5万人参加,如果每个人都掌握一个“九不死”的技能,那将有20多万人远离安全隐患……
今年9月,龙岗区龙城街道结合当前安全生产实际,提出“九不死”工作目标(即“不烧死”、“不撞死”、“不电死”、“不摔死”、“不淹死”、“不毒死”、“不炸死”、“不砸死”、“不气死”)。
9月11日,深圳商报刊出了《龙城安全文化手册“九不死”受热捧》、《让安全教育更接地气》的新闻和评论员文章。本报评论员认为:“有用的话,一句顶一万句;有用的安全宣传,能顶几辆消防车的作用。”与事后救险相比,事前防范的经济成本、社会代价都更低,因此,抓好安全教育不仅划算,而且实属必须。龙城“九不死”新闻见报当天,即引起了省市安监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
10月9日晚,龙城街道在龙城广场举行了主题为“目标九不死,共筑安全梦”的安全文化建设文艺演出,是该街道国庆前后10余天,在各个社区举办的第11场演出,其寓意深刻的情景剧、内涵丰富的歌舞表演、积极踊跃的观众提问、深刻的专家点评,为观众上了一堂生动的安全教育课。
“九不死”手册社会“热捧”,11场演出市民受益
“我们全家都看了,很有帮助,教了我们很多日常应该注意的东西。”“演出形式很有特色,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演出。”“我的孩子很喜欢这个演出,特别是那个不电死的节目,看完后,总是要自己演漏电宝给我们看。”一句句发自观众肺腑的言语,道出了居民们对龙城街道国庆期间安全文艺巡演的感受。
今年9月以来,一本印有“公益用品,欢迎翻印”的安全文化小册子在龙岗区龙城街道十分抢手,第一次印刷1万册即被社会各界“捧读”。为了让企业员工人手一本,龙城街道辖区企业华夏动漫公司总裁庄向松特地开始翻印此书,发给员工。
时间倒回今年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安全生产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龙岗区委杨洪书记提出了“四个底线”的工作要求,其中底线之一就是城区安全。
龙城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国红表示:生命无价,“九不死”既是每一个人的目标追求,也是龙城所有人的“安全梦”。这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每一个人积极参与,更需要一个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龙城街道将通过组织安全文化进企业、进社区巡回宣讲,让“九不死”安全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开中国首部安全梦主题原创戏剧专题演出先河
从9月29日至10月9日晚,龙城街道在各个社区举办了11场主题为“目标九不死,共筑安全梦”的安全文化建设文艺演出。演出活动既有居民日常生活重现,又有电器设备拟人化的表演,形式新颖,视角独特,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较好的启示作用。此次安全文化建设文艺演出,是龙城街道安全文化建设系列宣传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除了这11场巡演以外,龙城街道还将采用墙面涂鸦、路灯箱制作、路灯旗宣传等多种方式开展宣传,同时,纳入党的群众路线活动中,动员街道领导干部结合“一岗双责”开展调研活动,切实履行安全生产职责。
该演出是中国首部以安全梦为主题的原创戏剧专题演出,运用情景剧、小品的形式,将生活方方面面的安全隐患和由此引发的恶果在舞台上给观众来个夸张回放,并邀请专家和主持人进行现场讲评,再加上安全小知识的现场互动,保证最大程度地给观众上好安全课,敲响警示钟。
龙城街道提出的“九不死”工作目标,旨在动员全社会主动制止、消除身边的安全隐患和不文明行为,做到“安全防范,我有责任”,提高安全防范技能,改进安全防范措施,夯实安全防范基础,努力实现目标“九不死”,即不烧死、不撞死、不电死、不摔死、不淹死、不毒死、不炸死、不砸死、不气死等,共同实现“安全梦”。
“不想那么死,最好这么做”
正如深圳商报评论员指出的那样:加强公众安全意识的工作政府没少做,但像龙城街道做得这么贴切到位的,还是比较少见。从第一印象来看,它就能让人眼前一亮,愿意打开手册看下去。“九不死”的说法听上去有点令人不快,但确实比“注意防火”、“警惕游泳溺水”等规范用语要“抓眼球”,而且有当头棒喝的效果——“不想那么死,最好这么做”。当然,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内容也功不可没。
龙城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国红访谈——
搭建安全文化建设平台引导全社会共圆安全梦
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道安全文化手册“九不死”今年九月上旬甫一亮相,便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巡回演出更让辖区群众和企业员工受益。昨天,龙城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国红在接受深圳商报记者专访时,畅谈了“九不死”面世的前因后果。
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群众珍爱生命
记者:“九不死”安全文化手册提出的初衷是什么?
刘国红:针对龙岗区委书记杨洪提出的治区“四个底线”中的城区安全,龙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集思广益,认为通俗易懂的安全文化宣传更接地气,更易于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更能让老百姓在潜移默化的安全文化教育中自觉接受,从而珍惜生命并广而告之。于是目标“九不死”,共筑“安全梦”安全文化手册应运而生。
软硬件齐抓分阶段实现安全目标
记者:实现“九不死”,龙城街道具备哪些软、硬件条件?
刘国红:抓城区安全,是一项积善行德、强化政治文明的重要举措,所谓积善行德,就是要广大市民群众不发生生产事故,不发生安全事故,保证人身和财产的安全。这是我们执政党和政府所期望的,也是广大群众所希望的。因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我们投入再多的人力、物力和精力,都责无旁贷。
“九不死”提出了“不烧死、不撞死、不砸死、不淹死、不电死、不炸死、不毒死、不气死”等目标,我们提出这些目标后,确实得到了上下的一片议论和反响,到底能不能实现这一目标,作为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也进行了充分酝酿。我们觉得经过大运会的洗礼,我们的硬件上了很大的台阶,在软件方面通过打造“文明型街道”,龙城街道上上下下,尤其是市民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无论安全生产认识和城市质量提升等方面成效明显。有了这么好的基础,这么好的目标,我们希望通过政府的引导,全社会共同的努力,实现“九不死”这样的梦想。我们认为这个目标是能够实现的,哪怕是三五个月,甚至一年实现这一目标,也是难能可贵的。
惟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共圆安全梦
记者:“九不死”安全文化宣传,需要搭建怎样的载体才会更加行之有效?
刘国红:在香港,“马路如虎口……”早已被编入儿歌,儿童从小唱到大。龙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意识到,抓安全就要抓到点子上,一定要从文化上入手,就是要积极搭建安全文化建设的平台。“九不死”宣传手册,应该说就是从提升广大市民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从提高安全防范的技能方面入手,告诉大家一定要重视安全工作,一定要提高安全的本领,一定要提高安全防范的技能,做到全社会共同抓安全,共同抓安全生产,共同提高安全素质,共同提高安全防范技能,这样就能够实现我们的安全梦。
安全梦不是一句空话,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既要有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具体的措施,也要有全社会企事业单位和辖区广大市民的共同努力,希望我们广大市民群众,能够支持理解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做法,能够在安全生产“九不死”的共同目标下,同心协力。
1天前
1天前
1天前
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