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求证的问题中,向他核实最多的就是关于德国人放假的话题。每到节假日,这类话题在微博上总会频繁出现,甚至很多官方微博也在转发,“德国人早上花近半小时泡澡或淋浴,然后67%开私家车(多是奥迪、宝马或奔驰)上班,13%选择公共交通。每周上班4到5天,每天工作8小时中,两小时午休,两个半小时喝咖啡时间。下班后娱乐活动丰富。平均每人每年休假173天,几乎相当于工作1天休息1天。偶们的理想生活啊!有木有!”
雷克说,这样的生活,他也好羡慕。
雷克指了指身边的马克,“你可以问问他,德国打工仔是否都那么清闲。”
马克说,自己是高科技公司的销售经理,上班很辛苦,一周平均60个小时。但是公司只给40个小时的工资,加班时间没有补偿。像他这样的销售人员,平时不加班根本无法完成任务。
“你看,德国打工仔也很苦逼吧。”雷克说。“或许,德国的工人每天工作8小时,因为德国的工会很厉害,不敢让他们随便加班,但是其他上班族还是非常辛苦的。”
雷克和马克很想从自己的角度给专家一些建议。
“只是个人建议。”雷克说:“第一,现在是网络时代,专家最好不要随便讲话,因为很多网民会上网搜索信息,讲得不对很快就会露出破绽。第二,如果要学习德国,学一些真正值得学的经验。我们国家也不完美,如果真实的好经验能帮助中国,我们也很高兴。第三,讲德国的各种专家,最好能懂德语,去过德国。”
雷克还想对微博的理性发言说两句。他不喜欢有人在他的留言里,对意见不同者或者专家破口大骂,甚至进行人格侮辱。“我也不能保证自己完全正确。别人说得不对,我觉得也就属于失误吧,不至于上纲上线。”
他举例说,“假如和参事的对话场景换成日常生活中,他说出这个观点,我可能当面会说,‘这位参事叔叔,这件事情你或许误会了,我们那里不是这样的。’如果他接受观点,这个误会就过去了。我肯定不能跳起来说,‘你撒谎,你骗人’,然后把他打倒,这样就没法交流了。最棒的交流,就是我们各自说出自己的观点,相互宽容,一起发展,而不是我把你说服了,你就人格品行全败了。”
2天前
2天前
2天前
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