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举个例子,医院门口,一个拿着药的,一个拿着脸盆的,你带哪一个?”
我想了想,说不知道。
“你要带那个拿脸盆的。一般人小病小痛的到医院看一看,拿点药,不一定会去很远的医院。拿着脸盆打车的,那是出院的。住院哪有不死人的?今天二楼的谁死了,明天三楼又死了一个,从医院出来的人通常会有一种重获新生的感觉,重新认识生命的意义,健康才最重要。那天这个说:走,去通州。眼睛都不眨一下。你说他会打车到四惠,再去坐八通线吗?绝对不会!”
我不由得开始佩服起这个出租车司机。
“再给你举个例子。那天在崇文门,三个人在前面招手。一个年轻女子,拿着小包,刚买完东西;还有一对青年男女,一看就是逛街的;第三个是个里面穿绒衬衫的,外面羽绒服的男子,拿着笔记本包。我看一个人只要3秒钟,之后毫不犹豫地停在这个男子面前。这个男的上车后还没说去什么地方就忍不住问我‘为什么你毫不犹豫地开到我面前?前面还有两个人,他们要是想上车,我也不好意思和他们抢。’”
司机回答说:“中午的时候,还有十几分钟就1点了。那个女孩子是中午溜出来买东西的,估计公司很近;那对男女是游客,没拿什么东西,不会去很远;你是出去办事的,拿着笔记本包,一看就是公务,而且这个时候出去,估计应该不会近。”
那个男的就说:“你说对了,去石景山。”
“那些在超市门口、地铁口打车,穿着睡衣的人可能去很远吗?可能去机场吗?机场也不会让她进啊。”司机越说越有兴致。
“有道理!”我越听也越感觉有意思。
“很多司机都抱怨,生意不好做,油价又涨了,都从别人身上找原因。我说,你总是从别人身上找原因,自己将永远不能得到提高。从自己身上找找看,问题出在哪里。就好比说打车软件,我去年7月份就开始用了,那会儿好多出租车司机都不肯装,什么手机上网太贵啊,没有智能手机啊,年轻人高科技的玩意儿学不会啊之类的,其实都是借口,就是懒,不爱改变原有的工作方式而已。我还记得去年12月的时候,三元桥那边做活动,司机装个打车软件和支付宝当场就送100块钱,就这还要不少司机不肯去装,结果后来补贴活动一上来全都傻眼了,没有打车软件就参加不了啊,眼睁睁地看着别人一天比自己多挣一百多块钱,最后都乖乖地去买智能手机下软件去了。”
这话听起来好熟,好像是“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就改变你自己”,或者StevenCorvey的“影响圈和关注圈”的翻版。
“那没有补贴,您当时为什么会主动去装打车软件呢?”我不禁好奇地问道。
“有一次,一个打车软件做推广的小伙子跟我介绍他们的软件。那会儿我用的还不是智能手机。小伙子是杭州人,他跟我说,他们杭州那边的司机现在都不怎么在马路上扫活儿了,很多乘客也都不大热天在外头等车了,因为只要在手机上发个单子就全都搞定了。司机可以选择自己同方向的、觉得距离和目的地合适的单子来接,乘客也不用在路边干等着了,遇到周边出租车很少或空车很少的时候,还可以加个小费让司机从较远的地方过来接自己。当时我听了还觉得不太真实,再加上没有设备,也就没太往心里去,让小伙子留了张名片和介绍资料就走了。”
“后来呢?”我接着问。
1天前
1天前
1天前
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