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从国际视野反观华润集团的发展,傅育宁提出,华润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变革时刻。对于华润这样一个完全市场化的企业,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应坚持战略导向,坚持市场化运营,坚持改革调整,坚持创新发展,自觉适应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大变局,主动谋变,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断强化华润的产业优势,形成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企业。
他认为,华润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形成了雄厚的资产与有竞争力的业务,这为下一步的改革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中我想特别强调的是市场化的运作,华润过去发展得好,得益于高度的市场化;华润今天遇到的问题,同样也是我们在坚持市场化运作上还不够充分和彻底。市场化是华润的基因,也应该成为不断推动我们前行的力量。”
回溯傅育宁在招商局时的思路可以发现,在他出任招商局董事长之初便透露,希望激励机制和公司的业绩能够挂钩得更直接一点。他认为,基层干部的工资超过自己,是一件非常值得高兴的事。
在公司治理层面,傅育宁并不追求绝对控股,比如招商局是招商银行第一大股东,股权比例仅为18%。“增加控制力和影响力是主要的目标。要通过股东的有效沟通,通过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使招商局本身对企业的追求、对企业发展的要求能够得到体现。”
分析人士表示,虽然短期内傅育宁改革华润的条件还不成熟,但从华润旗下的4家H股公司股价自宋林被调查后创出新高来看,资本市场对傅育宁执掌下的华润很有信心。
“华润在战争年代诞生,在新中国建设大业中成长,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壮大,在不断转型创新中重生。在国家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华润要积极参与其中,有所作为,从中寻求生存空间和发展之道。”傅育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