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名头很大,有的还不被人所知;有的占地面积上百平方公里,有的才几平方公里;有的把目光锁定在战略新兴产业,有的耕耘在第三产业。我们期望,通过实地走访京津冀三地的园区,讲述它们的昨天,记录它们的今天,放眼它们的明天。而它们的今天与明天,也正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鲜活写照。
企业生产线外迁、扩大研发规模、优秀人才入园创业可获启动资金,重大科技研发项目最高可获补助300万元……9月18日,门头沟区召开中关村门头沟科技园(以下简称“门头沟园”)产业发展规划及产业政策发布会,对主导产业定位、产业发展保障措施、专项资金扶持政策等举行新闻发布,标志着该园从生产制造产业为主导转向科技创新为主导的新阶段。
门头沟园前身为1992年创办的石龙经济开发区,2012年成为中关村“一区十六园”之一。作为门头沟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区域创新基地,门头沟园近年来大力调整园区产业结构,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为产业转型升级打开了空间。
随着生产制造环节的集体外迁,门头沟园结束20多年来的以生产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的发展阶段。将腾出“黄金地”,留给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科技创新企业,确定了以互联网产业为核心,以智能制造、医疗健康、节能环保三大产业为支撑的“一主三辅”的全新产业体系。
百亩试验田孵化出新未来
石龙开发区前四期土地一级开发共计征地1.17平方公里,其中1.08平方公里土地在二级市场上以协议方式出让,引进了60余家驻区企业。到2005年,仅剩153亩尚待开发,如果按照原有模式建设厂房仅能吸纳一两家工业生产企业,难以满足大量中小企业的需求、难以产生企业的聚集效益,也难以实现集约效益,开发区将失去可持续发展空间。
没有土地资源,开发区就失去了发展基础及生存空间,这时的石龙开发区遇到了持续发展的瓶颈,如何突破发展瓶颈是摆在石龙开发区面前必须解决的问题。迫使开发区只能在宝贵的存量土地上做“试验田”,努力探索一条求生求变的新路。
“开发区当时面临紧迫的课题就是如何高效、集约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在有限的空间实现低投入、高产出的最佳资本运作效果;如何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科学有效地配置土地、资本、技术和人才资源。”门头沟区副区长、门头沟园管委会主任张兴胜说。
2025-09-05 08:29
2025-09-05 08:24
2025-09-05 08:12
2025-09-05 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