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周期长,考验房企资金成本
旧改项目利润空间虽大,但企业实际却存在一定的实施难度。2008年至2015年11月,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网站公布的城市更新单元计划共425个(不含《2015年深圳市城市更新单元计划第四批计划》(草案),剔除调出城市更新计划的),但是实际的实施率在20%左右。
由此可见,看似是“肥肉”的旧改,实际操作的难度难以预计,主要体现在时间成本上。招拍挂拿地的开盘周期通常在1年以下,2年已偏长;旧改的一般周期在3-4年(从纳入城市更新计划到开盘销售),时间长的可达7、8年,部分如华润大冲村、鹿丹村等旧改项目甚至超过10年。
2005 年,大冲村旧改规划编制完成,华润正式介入,直至2009年初,补偿方案才获股东代表大会通过,华润仅补偿谈判就花了4年多时间。随后,拆迁又耗费了约4 年时间,最后10余户甚至通过提请司法强拆才完成,最终2014年才正式销售,总共耗费长达10年。鹿丹村的情况更严重:2000年深圳市决定推动鹿丹村 改造,尽管该项目一直是政府主导,但2013年才完成补偿方案,2015年初,该旧改项目地块正式通过招拍挂被中海地产取得,历时长达15年。
当 然,也有推动较快的项目,如深圳控股的观澜旧村项目,2010年纳入城市更新计划,如今已在销售中。旧住宅小区中推进较快的为深业旗下沙河鹤塘小 区,2010年被纳入城市更新计划,到2014年已完成项目实施主体确认,预计2017年就可入市,属于旧住宅小区中速度较快的了。
旧改周期拉长带来最大的问题,是先期投入的都成为沉淀资金,容易陷入进退维谷的状态。尤其若在拆迁过程中遇阻,补偿款投入的成本会不断增加。企业使用的若非自有资金,财务成本也会不断增加,蚕食利润。
目前积极参与旧改的房企融资成本普遍较低。以2015年中期企业公布情况来看,华润置地的融资成本仅4.37%,深控的融资成本在5.5%,保利置业为6.7%。低成本资金对这些企业参与旧改起到了很好地支持作用。
3、补贴少,仅有评估地价折扣
深圳当前对参与旧改的房企并没有太多政策性资金支持,仅有“评估地价后可实行85折“一个优惠,最早执行这一标准为深业上城项目。当然还有些普适性的优惠,如地价可分期支付,减轻企业的财务压力。此外,由于拆迁等工作进行时房企并未取得土地使用权,不能正常申请开发贷款,主要依靠银行的创新服务进行资金支持。
高利润同时也将使企业缴付较高的土地增值税。深圳旧改的拿地价格其实相当低,如果拆迁成本和资金成本并未付出太多,企业可能将承担相对高昂的土地增值税,尤其毛利超过50%的项目按照累进税率交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