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房价蹭蹭蹭地往上涨,跟民国时期比起来,现在的房价是高得吓人啊。按照现在的观点来看,当时三四十万元就能在北京买一所房子!真的是不可思议,天方夜谭。但是,民国却鲜有市民买房,为什么?
北京四合院:价钱几年翻了一番!
拿上世纪二十年代来说吧,北京王府井周边的四合院,正房三大间,厢房两三间,南房三间,门楼一间,占地半亩有余,七成新,带家具,一所售价一千块大洋到五千块大洋。当然,具体价格随区位和时间而定,临街自然贵,背街自然便宜,北洋军阀倒台前较贵,倒台后迅速降价。
1923年,鲁迅购买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21号院,只花了八百块大洋。加上契税、印花税、付给房产中介的佣金,再加上非毛坯和置办家具的钱,前后不到一千三百块大洋。
1924年,北大教授吴君毅去拜访郁达夫的哥哥郁曼陀,当时郁曼陀在北京已经买下一所非常漂亮的四合院,前后两进,花木成荫,绿化好,采光也好,吴君毅问这所房子值多少钱,郁曼陀说:“买成二千二百元,现值五六千元矣。”刚买的时候花了两千两百块大洋,现在应该涨到五六千块大洋了。
北京四合院
民国时期的房子便宜吗?
众所周知,大洋是银元的一种,在1924年的北京城,一块大洋可以订半个月牛奶,可以买二斤鲜羊肉,可以买二十斤机制大米,如果花上三十块大洋,可以去全北京最好的饭店吃一顿燕翅席。大致估算,那时候一块大洋的购买力相当于现在人民币六十元。郁曼陀说他的房子估值五六千块大洋,折合人民币多少钱?三四十万元而已,现在花三四十万元能在北京买一所房子吗?简直天方夜谭。
鲁迅购买西三条胡同那所四合院的时候,正在教育部做官,同时还在北大兼课,北洋政府老是打仗,财政上捉襟见肘,所以他的薪水偶有欠发。即便如此,鲁迅每月也有三百块大洋以上的收入,而他买房加非毛坯再加其他所有费用仅仅只用了一千多块大洋,说明他的收入很高,同时也说明那时候的房子便宜。
说那时候的房子便宜,这是我们现代人的看法,民国市民可不这么认为。鲁迅的兄弟周作人在北京八道湾胡同定居时,有个邻居是卖糖葫芦的,周作人问他一天能赚多少钱,他说:“好的时候一个袁大头,差的时候也就四五角吧。”周作人替他算了算账:一天收入按五角计算,一年能挣一两百块大洋,攒上三年,就能买一所小院子。所以周作人劝他攒钱买房,再把房租出去贴补家用。您猜那邻居怎么说:“我这点儿钱连家里嚼裹都不够,买房?下辈子想喽!”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普通老百姓很难结余什么钱,他们的收入勉强可以糊口,糊完口就没钱了,所以房价再低也没钱买。
民国时期老房子
14小时前
15小时前
16小时前
16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