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正值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际,深圳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台 《关于支持企业提升竞争力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营造良好创业氛围,激发“经济细胞”的创新能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到2020年我市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达8至10家。
“一个城市的竞争力,主要取决于企业的竞争力。”深圳市经贸信息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无论从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是从提升城市竞争力以及巩固实体经济根基的角度来看,深圳出台《若干措施》,就是把焦点放在市场主体的企业身上,打造具有竞争力的高质量企业梯队,培育一批全球布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一批创新能力强、引领产业升级的创新型企业,一批充满活力、就业带动能力强的中小微企业,令深圳城市发展竞争力跻身全球一流水平。
构建良性共生“企业梯队”
目前,深圳已构建出“高新软优”的现代产业体系,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的比重逐年提升,先进制造业引领整个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方向。
《若干措施》基于深圳处于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期,创造性地提出: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弘扬企业家精神,促进资源要素高效配置,增强市场机制内生动力,鼓励引导企业做大做强做优。
值得关注的是,《若干措施》首次明确提出“企业梯队”的表述,“着力打造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为龙头的企业梯队”,具体而言就是:世界级企业、创新型企业、中小微企业。这是一个良好的企业生态体系,既有“参天大树”,又有遍野“花草”。事实也证明,在华为、中兴等一批世界级企业的周围,是数千家上下游企业与之共生共赢。
目前,深圳已培育出4家“世界500强”企业,培育引进更多这样的大企业已是“顺水推舟”。《若干措施》提出,鼓励企业壮大规模拓展实力,充分发挥大型企业支撑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实施大型龙头企业和跨国企业培育引进计划,新增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对首次入选“世界500强”企业给予3000万元奖励,对首次入选“中国500强”企业给予1000万元奖励。
当然,深圳对中小微企业依然钟爱有加。《若干措施》提出,全面落实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政策措施,重点支持符合深圳产业导向的种子期、初创期成长型小中微企业发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启动中小企业创业基地规划建设,做好民营及中小企业家培育工程,完善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服务体系。”
支持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落户
原始创新,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最近几年,深圳一直鼓励源头创新,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统计显示,截至去年底,深圳累计建设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1283家。
显然,深圳从众多创新载体的巨大回报中尝到了“甜蜜”,《若干措施》关于“支持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就有6条措施,并提出:推动企业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到2020年争取2-3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落户深圳并给予支持。
“鼓励企业建设技术和产品创新载体。”深圳市经贸信息委有关负责人说,深圳特别重视引导和鼓励企业在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产业领域建设具备先进水平、服务产业发展的创新基础设施。同时,积极承担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建设,把深圳建设成为重要战略支点。“鼓励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对认定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的给予支持。”
事实上,深圳特别支持企业提升创新能力,不仅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大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扶持力度,而且支持企业提升工业设计水平,鼓励“设计+品牌”、“设计+科技”、“设计+文化”等新业态发展,提升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能力,推动工业设计向价值链高端环节延伸。
1天前
1天前
1天前
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