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冲击波(Trump Shock)在全球回响,欧美的主流媒体开始反思为什么民调和结果错得如此离谱,但很显然,这种反思根本没有抓住问题的根本。在特朗普这个“怪物”向白宫进军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反思的不是民调失误,而是应该思考:为什么他煽动民粹、种族歧视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的言论得到了足够多的美国人的支持和响应?
人类经济在进步,经济学也在以令人炫目的速度发展,学派林立,巨匠辈出,雕梁画栋。然而,面对每一次大危机,经济学家既无法预测灾难的到来,也无法提出应对灾难的有效措施,更无法防止危机中社会的撕裂。经济学帝国主义不断向各个领域扩张,但经济学在面对人类每一次经济危机时都显得如此的无能和脆弱,经济学家们为什么错得如此离谱?经济学的价值和意义何在?本次金融危机以来,以货币宽松和财政刺激为主导的政策为何既治愈不了经济伤口,反而使得社会阶层之间撕开了更大的裂口?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学在技术层面进步的同时,在经济学的本源和人文关怀方面,却陷入了停滞和倒退。
早期的经济学,以研究国家和个人的终极使命为基本要义。
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就是个哲学和道德教授,斯密一辈子从来没有讲授过经济学课程,他在提出看不见的手的同时,更多的仍然关注市场背后的道德因素。他认为市场之所以是道德的,是每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推动了社会利益的进步和发展。
宏观经济学的鼻祖凯恩斯认为,经济学本质上是伦理学,是关于道德的科学。过往经济学的先贤大家都以关注人类的发展,道德的进步和弱势群体的命运为己任,后来的经济学,研究工具越来越炫目,领域越来越广,模型越来越复杂,但距离道德和伦理却越来越远。以“最大化”为主要思维模式的研究让经济学退化为效率的奴隶,经济学只剩下了空洞的效率分析,而丧失了厚重的思想和人文关怀。以效率为终极目标的经济学是不可能提出顾及社会弱势群体的危机应对办法的。
2天前
2天前
2天前
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