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从一开始就是媒体争相采访的对象,但苏宁面对记者始终惜字如金。8日下午,苏宁在小组讨论驻地召开专场记者会,“一揽子”回答数十家媒体的提问,话题涵盖了货币政策、二套房贷、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民间融资、第三方支付等金融热点话题。
3月8日晚,广东代表团在驻地举行妇女节庆祝活动,工作人员为每位女代表送上玫瑰花。本报全国“两会”
关键词:利率
CPI涨幅是调整利率关键指标
“两会”上,记者追问苏宁最多的便是利率问题,包括人民银行是否会调整利率,什么时候调整利率,以及调整利率主要的参考依据是什么等。苏宁对此并不作具体回答,只是表示“加息等货币政策工具将会在最适当的时机使用”。
当昨天再次被问到这个话题时,苏宁仍未松“金口”,只一再表示,人民银行会认真贯彻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既要通过货币政策的实施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又要防止通货膨胀。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其实有很多手段可以使用,包括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也包括调整利率。考虑调整利率的时候,CPI涨幅是一个很关键的指标。
关键词:信贷风险
中国金融体系是稳定的
当问到银行数量高达25万亿的巨额贷款及隐含的坏账问题时,苏宁表示,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中国金融体系并没有出现问题,说明了经过几年的改革,经过我们对资本金的充实、改善,中国金融体系是稳定的。
他表示,中国高度关注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我们去年新增贷款达到了9.59万亿,在贷款的同时,央行也要求商业银行防范信贷风险,加强压力测试,确保信贷资产安全。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总额和不良资产率都是下降的。
关键词: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
14个省市有望加入试点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于去年7月启动,深圳等五个城市是首批试点,近500家企业参与,境外主要是香港和东盟地区。苏宁用“进展顺利”形容试点工作的开展,并透露,有14个省市提出要求加入试点,并希望对试点的境外地区加以扩大,目前正在研究。
截止到今年1月份,人民币结算的交易额达100多亿元人民币。但此前有舆论认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效果不理想。对此,苏宁表示,任何一种新的业务推出都有一个逐步完善和逐步接受的过程。首批试点的范围比较小,加入试点的500家企业不一定有使用人民币结算的需求,而有需求的企业可能没在试点城市,这也可能影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扩大,但总体来说“势头良好”,央行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考虑在适当的时候扩大试点。
苏宁强调,设计试点工作并不是为了推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而是“减少政策障碍”,创造一种平等的市场环境,最终效果是市场化选择的结果,是企业的选择。他还表示,希望在境外有一些离岸市场,使得持有人民币的境外企业和个人可以在市场上获得收益,这也将有利于人民币贸易结算的发展。
2025-09-17 08:14
2025-09-17 07:00
2025-09-17 07:00
2025-09-17 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