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深圳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谈房论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江翰:比租不起房更严重的是年轻人“借钱消费”?

来源:房掌柜  整理 深圳房掌柜  2018-09-07 11:31:25阅读量:3907
[摘要]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借钱消费逐渐成为了中国人的消费主流。

  曾几何时,中国人被称为存钱的典范,在中国超高储蓄率的带动下,中国在短时间内形成了可以快速进行市场投资的资本,以储蓄形成的投资也成为了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借钱消费逐渐成为了中国人的消费主流,而最近《上海证券报》刊文《90后借钱消费成常态 “以贷养贷”比月光族更可怕》,此文一出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年轻人借钱消费的热议,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为什么说比租不起房更严重的是年轻没有存款还“以贷养贷”借钱消费?

  一、 90后借钱消费成常态

  最近,融360发布报告显示,从年龄上看,贷款人群中90后(含95后)占比最高,达49.31%。也就是说,在使用消费贷款的人群中,将近一半都是90后。其中,40.99%的用户群月收入在2001元至5000元。而与之相对的是,49.15%的用户每月的消费贷款(不含房贷、车贷)占当月收入的三成以上,更有4.25%的用户每月贷款额度占实际到手收入的100%以上。而加上房贷、车贷后,有5.44%的用户每月贷款金额比到手工资还高。也就是说他们中有的人即使把全部工资都拿来偿还当月的应还贷款,都不够!

  在不含房贷和车贷的情况下,使用消费贷款用于日常生活消费的人群超过五成,占比50.17%。在贷款渠道方面,除了信用卡、花呗、白条等,超过一半的年轻人将手伸向网贷。调查显示,如果包括房贷和车贷,还有5.44%的人群资不抵债。也就是说,每20人中,就有1人每月需要偿还的贷款,比实际到手月收入还要多。

  然而,众所周知的是现在很多公司和企业都在选择降薪或者调薪,像之前企业收入较高的银行业和IT产业在今年都出现了比较普遍的降薪趋势,在这样的大趋势下,大家的消费却呈现出一个非常明显的棘轮效应(所谓棘轮效应就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年轻人的消费水平却难以在短时间内下降,于是很多人选择了借旧换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贷养贷”,融360的调查数据显示,有28.57%的人使用消费贷,就是为了偿还其他贷款。

  公开数据显示,居民未偿消费贷款总额今年增加了40%,达6.8万亿人民币。与此同时,据央行发布的《2018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来看,全国信用卡逾期半年未还款的总额达到了756.67亿元,环比增长6.35%。2010年全国信用卡半年未偿信贷总额仅为76.86亿元,2013年为251.92亿元,2015年为380.27亿元,到2017年增长到了663.11亿元,2018年1季度为711.48亿元。并且,我们都知道很多年轻人并没有信用卡,而是采用蚂蚁花呗的形式,据花呗官方发布的《2017年轻人消费生活报告》显示,全国近1.7亿的90后中,超过4500万人开通了花呗。

  当我们把这些数据全部集中到一起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一个让人害怕的事实:这就是作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我们的年轻人正在掉进一个正在的陷阱,一个以消费为核心构建起来的陷阱,当这个陷阱从量入为出到超前消费,再到借钱消费最终到以贷养贷的时候,年轻人就会陷入一个恐怖的循环,一个永远无法自拔的循环。

  二、 令人恐怖的消费主义陷阱

  著名学者尤瓦尔赫拉利在其著作《人类简史》当中有着这样的一段经典论述:

  消费主义告诉我们,想要快乐,就该去买更多的产品、更多的服务。如果觉得少了什么,或是有什么不够舒服的地方,那很可能是该买些什么商品(新车、新衣服、有机食品),或是买点什么服务(清洁工、心理咨询、瑜伽课)。就连每一则电视广告,也都是个小小的虚构故事,告诉你买了什么产品或服务可以让日子更好。

  不知道大家看到这样的一段话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当西方市场经济进入了一定的阶段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主要追求体面的消费,追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和消遣,最终使其成为了生活的目的和人生的价值,乃至于形成了马克思所说的以拜物教为核心的庸俗价值观。

  其实,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反复在讨论到底是消费升级还是消费降级,但是我们却忽略了一个问题,这就是为什么要有这样的消费,真的是收入增加了,我们就应该以名表、名包、名鞋和品牌化妆品来包装自己吗?普通的代步车一定要由宝马奥迪来代替吗?

  在消费主义的诱惑之下,这些消费行为都不会被认为是奢侈浪费而被演化包装成为了各种美好的事物,我们的媒体特别是自媒体在反复宣扬一个理念,这就是人要对自己过得更好一点,这个理念其实并没有错,然而再衍生出去就变成了,买瑞士名表是为了追求欧洲上流生活方式,出国旅游是为了满足“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几乎任何一件商品都被包上了人生意义的外衣,再加上小红书、值得买等等APP将所谓上流生活的生活方式向下辐射,让有钱人的生活方式开始不断地影响中等收入人群的消费观念,让消费有理被大家奉为圭臬。

  正如同《人类简史》中论述:如果根据商人的资本主义伦理,所有的利润都该再投入生产而不是白白浪费,这样一来,消费主义伦理和资本主义道德该如何共存?没问题!就像过去的年代,今天也有精英分子和一般大众的劳力分工。在中世纪欧洲,贵族浪掷千金、尽享奢华,而农民则是省吃俭用、锱铢必较。但今天情况正相反。大富豪管理资产和投资非常谨慎,反而是没那么有钱的人,买起没那么需要的汽车和电视机却毫不手软。资本主义和消费主义的伦理可以说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将这两种秩序合而为一。有钱人的最高指导原则是——“投资!” 而我们这些其他人的最高指导原则则是——“购买!”

  其实,这才是问题的根本,这就是真正有钱的人其实并不会这样无节制的消费,反而是没有那么多钱的人比如说我们刚刚进入职场的年轻人在如此超前的消费,因为对于消费主义来说,年轻人越是奉行消费主义,就越难以积累足够的资产,只能够通过自己无休止的劳动时间来换取收入,而他们所努力生产贩卖劳动力所产生的那一点点资本,又被自己蓬勃的消费欲望所消费掉,在这个完美的生产销售大循环中,资本家与企业可以通过投资不断地扩大生产获得收益,而年轻人所代表的新兴中等收入群体却陷于无休止的消费与生产中无法自拔,甚至于以贷养贷,让自己在陷入消费陷阱之后再次被金融陷阱所吞噬,乃至于背上沉重的债务,终身为资本贩卖自己的廉价劳动力。

  看到这样的结果之后,我们已经不禁吓出了一身冷汗,只是消费主义的桎梏如何突破呢?我们准备用下一篇文章来论述,如何实现从消费主义“以贷养贷”到真正实现自我突破。

(来源:金融界)

分享到:
责任编辑:刘语涵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1. 1200+品牌集结、90+首进落地!新城控股青岛即墨吾悦广场焕新城市消费
  2. 2 2025深圳国际车展即将启幕 品牌荟萃亮点纷呈
  3. 3深圳特发与正大操刀旧改 香蜜湖度假村变身记的前尘往事
  4. 4多地蓄力销售旺季 接力派发购房补贴“礼包”
  5. 5坐地铁,逛游园,邂逅深铁社群美邻节满满温情
  6. 6深汕合作区4宗地,10月29日将出让!总起始价1980万
  7. 7深圳等五城实现不动产登记“跨省(城)通办” 目前已与30城签约
  8. 8前三季度全国累计出台政策超470条 持续巩固房地产止跌回稳
  9. 9商业容积率下调,196万平!香蜜湖度假村旧改规划获批
  10. 10越秀·星科源启已取证 国企背书住进公园里的好房子

新闻推荐

  1. 1购房补贴、定向礼包 多地“金九银十”楼市优惠加码
  2. 2前三季度全国累计出台政策超470条 持续巩固房地产止跌回稳
  3. 3深圳上周新房成交量下滑 项目入市节奏加快
  4. 4深圳等五城实现不动产登记“跨省(城)通办” 目前已与30城签约
  5. 5深汕合作区4宗地,10月29日将出让!总起始价1980万
  6. 6宝安中学高中部改扩建项目规划获批!新增建面超2.8万平
  7. 7深圳特发与正大操刀旧改 香蜜湖度假村变身记的前尘往事
  8. 8万达集团及王健林被限制高消费 内部人士:下属项目公司经济纠纷导致
  9. 9上海住宅新规:阳台“半计容”取消8平米限制
  10. 10一线城市公积金政策持续调整 多地提取范围扩至二手房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