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深圳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谈房论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叶檀:鼓励年轻人过度借钱消费 会害死一代人!

来源:房掌柜  整理 深圳房掌柜  2018-11-05 11:08:35阅读量:3155
[摘要]跟传统印象不同,国人敢借钱,敢用杠杆,借钱主要用于买房。

  跟传统印象不同,国人敢借钱,敢用杠杆,借钱主要用于买房。

  11月2日,央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8)》,分析2017年金融市场运行情况,展望2018年金融市场,是伸向2019年金融市场的一根探针。

  越来越敢借钱

  根据报告,2017年年末,我国住户部门债务余额40.5万亿元,同比增长21.4%,比2008 年增长了7.1倍。

  住户部门债务主要由消费贷款和经营贷款构成,2017年末,两者占住户部门债务余额的比例分别为77.8%和22.2%,同比增速分别为25.8%和8.1%。

  请注意,这里所说的住户部门不等于居民部门,也不指家庭。为了分析方便,我们这里引用住户部门、居民、家庭,多多少少可以看出中国居民、家庭消费的大致情况。

  借钱主要为买房房价越高 借的越多

  住户债务水平上升,跟房地产市场密切相关。只要处于房地产上升周期,居民债务水平就会上升。

  这说明,大家借款,主要是为了买房。

  2009年,房地产市场价格止跌回升,住户部门债务快速增长。2009 年底,住户部门债务余额8.2万亿元,同比增长43.3%,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 4.4万亿元,同比增长47.9%。

  2010年开始,抑制投机需求、控制房价,从2010年到2012年,个人住房贷款增速和住户部门债务增速持续下降。

  然后,政策微调,因城施策,房价增速呈现上升—下降的M型波动态势,住户部门债务增速依然与房价增速保持一致。

  更离谱的是,为了买房,有的人居然动用消费贷,非常可怕!

  央行报告说,居民购房存在违规加杠杆情况,2017年1月,短期消费贷款余额同比增速19.9%,到10月,上升到40.9%。

  央行直接挑明几个原因。银行身处其中,在整体利差处于低位的情况下,有动力投放收益更高的消费信贷,还有大行其道的消费贷。

  原本是拿来消费的,居然拿着这笔钱去买房,这里面的风险是不可控的,万一房价大跌了,怎么办?万一购房开支太大,使得其他消费大幅下降,怎么办?

  房贷控制,不管是企业还是居民,都不可能放松,制造大泡沫。

  居民负债率不高 可怕的是有的人低收入高杠杆

  中国家庭负债风险到底有多高?

  有的说很高,比如说上海财大,有的说不高,按照西南财大家庭金融研究中心的数据,中国家庭债务没有那么可怕。

  从2011年至今,西南财大家庭金融研究中心持续进行家庭财富一手统计,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拥有4万个家庭的样本数据。

  结果很明确,总体来说,没有那么可怕,但有可怕的地方。

  中国家庭负债低于美国、日本和韩国。与OECD国家相比,同口径下(采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ystemof National Accounts)中的居民收入进行核算,2017年中国家庭债务收入比为0.82。同时,采用债务与GDP之比,中国为44.2%,处于发展中国家前10%水平,仍低于发达国家中位数水平。

  央行报告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2017年末,住户部门杠杆率(债务余额/GDP)为49.0%,低于国际平均水平(62.1%),但高于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平均水平(39.8%)。

  住户部门杠杆不能再继续这么上升了,否则,风险太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住户部门债务与GDP的比值低于10%时,该国债务增加将有利于经济增长,比值超过30%时,中期经济增长会受到影响,超过65%,就会影响到金融稳定。

  结论非常明确,住户部门杠杆如果继续上升,会影响长期经济发展,即使上升,也不能超过65%,否则金融安全会出问题。撑死了,再上涨16个百分点,这就到底了。

  为什么常常有机构说,家庭负债超过美国呢?可能是有些收入没有统计进去,大概在十几万亿。

  我们真正的家庭负债风险是:

  债务上涨速度太快,负债不均衡,高收入家庭负债可控,中低收入阶层负债率过高。

  西南财大转引IMF数据,2013年,美国家庭(有债务家庭)的债务收入比在最低收入20%组约为3,在最高收入20%组约为2,两组差异不大,说明美国各收入组家庭负债较为均匀。中国家庭债务收入比在最低收入20%组为5.6,在最高收入20%组仅为1.4,差距明显大于美国。

  有一种家庭风险特别大,有五个省份风险特别大。

  一种是低收入高负债买房家庭,一旦工作出现风吹草动,房地产市场下行,这种家庭就像脆弱的小船,处于风口浪尖,第一个被撕碎。

  还有五个省市风险特别大。

  2017年,住户部门杠杆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市,和住户部门债务与存款的比例以及债务收入比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五个重叠的省市分别是:上海、浙江、广东、福建、重庆。这些地方,或者居民比较激进,或者收入上升不快、房价消费上涨过快。

  中国居民信用相当不错 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拖欠房贷

  跟企业、地方政府信用比,中国住户部门的信用还算可以,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不愿意拖欠。

  2017年,我国个人住房贷款平均抵借比(即当年批准的抵押贷款金额除以当年批准的抵押品价值)为59.3%,风险抵御能力较强。这是动态的,如果房价大跌,就难说保不保险了。

  中国人的信用还是可以的,住户部门贷款的不良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2017年末,个人不良贷款余额6149.3 亿元,不良率为1.5%,低于银行贷款整体不良率0.35个百分点。个人比企业、比地方政府的信用好。

  在个人贷款里头,风险高的是信用卡贷款,别乱发信用卡了。

  个人住房贷款、个人信用卡贷款和个人汽车贷款不良率分别为0.3%、1.6%、0.7%,同比分别降低0.1个、0.3个和0.1个百分点。

  不要大家都学什么信用卡加杠杆,会害死人的。房地产是中国人的主要资产,只要控制住泡沫,逐渐恢复均衡,现在还不会捅出天大的篓子。

  别鼓励年轻人高杠杆高消费 会害死一代人的

  居民负债率上升,消费是否会下降?

  11月3日,前央行行长周小川在钱塘江论坛上发表了讲话,提醒中国的储蓄率在高峰的时候曾经达到了差不多50%,现在已经降了好几个百分点,有可能下降的趋势还是挺快的,带来的调整需要密切估计。

  其中一个,就是隔代之间储蓄率的变化,借助于新金融科技,使得消费信贷发展非常快,甚至有一些是过分诱导年轻一代提前消费、借贷消费。这个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金融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人口现象,这个可能会带来重要的影响。

  年轻人确实有借贷消费的趋势,还受到鼓励。

  2018年2月,中国银联与京东金融联合发布《2017消费升级大数据报告》,年轻一代消费者对于消费有重要推力。

  银联和京东网络随机抽取的40万活跃样本用户近三年消费数据,进行交叉分析, 70后虽然仍是社会消费总额的首要贡献群体,对消费的贡献度却在逐步下降,80、90后对消费贡献度则持续上升;

  从消费金额上看,90后消费迅速崛起,同比增长73%,增幅是70后的近两倍。

  消费很重要,但没必要引导年轻人过度消费,否则,安全如何维系?

  伴随报酬上升,消费上升才是王道。以前基本都是这样的,我们的消费基础才如此扎实。

  2018年7月30日,《商情》发布《近二十年住户部门发展现状及后续发展方向》,马晓微、包娟如撰文,分析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我国居民部门近20年来的支出数据,居民消费水平以每年10%到20%的速度增长,尤其是2011年,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长率竟达到20.03%。

  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率上升,最重要的因素是劳动者报酬增加,劳动者报酬和居民消费水平的回归分析显示,劳动者报酬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长率回归系数为0.75,居民每增加1元收入,愿意拿出0.75元用于消费。

  与其鼓励过度超前消费,还不如扎扎实实让劳动者报酬上升。

(来源:叶檀财经)

分享到:
责任编辑:刘语涵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1. 1200+品牌集结、90+首进落地!新城控股青岛即墨吾悦广场焕新城市消费
  2. 2 2025深圳国际车展即将启幕 品牌荟萃亮点纷呈
  3. 3深圳特发与正大操刀旧改 香蜜湖度假村变身记的前尘往事
  4. 4多地蓄力销售旺季 接力派发购房补贴“礼包”
  5. 5全网刷屏25亿次的戈壁巨型艺术IP 首次亮相2025深圳国际车展
  6. 6坐地铁,逛游园,邂逅深铁社群美邻节满满温情
  7. 7深汕合作区4宗地,10月29日将出让!总起始价1980万
  8. 8深圳等五城实现不动产登记“跨省(城)通办” 目前已与30城签约
  9. 9前三季度全国累计出台政策超470条 持续巩固房地产止跌回稳
  10. 10商业容积率下调,196万平!香蜜湖度假村旧改规划获批

新闻推荐

  1. 1购房补贴、定向礼包 多地“金九银十”楼市优惠加码
  2. 2前三季度全国累计出台政策超470条 持续巩固房地产止跌回稳
  3. 3深圳上周新房成交量下滑 项目入市节奏加快
  4. 4深圳等五城实现不动产登记“跨省(城)通办” 目前已与30城签约
  5. 5深汕合作区4宗地,10月29日将出让!总起始价1980万
  6. 6宝安中学高中部改扩建项目规划获批!新增建面超2.8万平
  7. 7深圳特发与正大操刀旧改 香蜜湖度假村变身记的前尘往事
  8. 8万达集团及王健林被限制高消费 内部人士:下属项目公司经济纠纷导致
  9. 9上海住宅新规:阳台“半计容”取消8平米限制
  10. 10一线城市公积金政策持续调整 多地提取范围扩至二手房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