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深圳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谈房论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李迅雷:建议增持债券、黄金和权益资产 减持房地产

来源:房掌柜  整理 深圳房掌柜  2019-02-19 14:59:37阅读量:2952
[摘要]2月15日,中国央行公布1月金融数据,其中新增人民币贷款和社融规模增量双双超预期。

  2月15日,中国央行公布1月金融数据,其中新增人民币贷款和社融规模增量双双超预期。数据显示,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2300亿元,创单月历史新高;社融规模增量46400亿元,也创历史新高。

  接下来,如何理解2019年的货币政策走向?为了实现经济再平衡和守住经济的底线,决策部门会如何利用政策工具箱里的工具?2019年我们如何在资本市场挖掘机会,大类资产配置策略如何根据新的形势转型升级?围绕这些问题,本期第一财经《首席对策》专访了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

  李迅雷曾任海通证券副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国泰君安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兼销售交易总部总经理、总裁助理、总经济师兼首席经济学家等职务。他提出,对于2019年政策的理解,实际上就是两条:稳中求进、底线思维,前者是要实现经济的再平衡,后者则意味着经济下行有底支撑。2019年经济增速如果继续回落,则需要防止回落幅度过大引发风险,于是,需要稳就业、稳外贸、稳金融、稳投资、稳外资、稳预期,此时,如何利用政策工具箱里的工具就非常关键。

  对于货币政策,李迅雷认为经济下行时期,货币政策的适度宽松是必然,并预计2019年还要降准两个百分点。

  对于资本市场投资策略,李迅雷在《首席对策》中强调 了“经济再平衡下的均值回归。” 如果把过去改革开放所释放的红利带动经济高增长看成是“攻势”,那么,如今的经济增速回落则可以理解为“守势”。进攻过程偏离均值,防守过程实际上就是回归均值。

  接下来我们如何在资本市场挖掘机会?李迅雷表示:大类资产配置而言,建议增持债券、黄金和权益资产。首先,2019年将是低通胀环境,美联储加息步入尾声,国内则仍有降息可能。在低利率的环境下面,债券市场还值得配置,尤其是利率债和高等级的信用债。

  对于房地产,李迅雷认为已经进入减持窗口,但2019年房价并不会出现大幅度波动。投资方向上,要更多选择产业升级背景下向上发展的新兴产业,或者是有民族品牌的,或者有行业龙头地位,有独创性技术的企业。

  以下为《首席对策》访谈实录:

  存量主导阶段挖掘资本市场结构性机会

  第一财经:注意到您最近有一个观点“经济再平衡下的均值回归。”如果把过去改革开放所释放的红利带来经济高增长,看成是攻势,那么目前的经济增速回落则是守势,在您看来,接下来我们如何在资本市场挖掘机会,2019年的行情大致如何?

  李迅雷:目前从政策层面来讲,我认为政策工具箱里的工具还是比较多的,毕竟股票价格反映的是未来,我们看到的经济数据都是过去,拿过去的经济数据对未来做悲观的预测,显然是不明智的。对于未来预期会发生一定程度变化,但事实上没有达到一定程度变化的话,就形成了预期差,预期差就会改变估值水平。我认为目前大家对2019年的预期偏悲观了,我相信2019年应该会比2018年更好一些。

  因为市场有的时候波动是非理性的,关键还是要看估值底,尽管估值底带有一定的个人主观性判断,但至少通过历史比较可以确认,目前的估值水平是低估或者比较低估,至少是比较合理的。比如从市盈率角度看,中国有不少行业龙头、大市值公司的估值水平比美国同类企业明显低,则投资价值显而易见。同时,还有些企业具有创新能力、有专利技术、有品牌优势的,同样具有投资价值。

  事实上,投资过程的选时是最难的,谁能精准判断什么时候可以进,什么时候可以出?随着经济总量规模的越来越大,增速的下行成为铁律,在经济增速缓慢而持续下行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会逐步步入到存量主导的阶段。存量主导阶段,资本市场更多是来自于结构性的机会,而不是趋势性的机会。投资方向上,要更多选择产业升级背景下向上发展的新兴产业,或者是有民族品牌的,或者有行业龙头地位,有独创性技术的企业。

  建议增持债券、黄金和权益资产,减持房地产

  第一财经:在国内信用偏紧全球经济出现衰退的情况下,您提到避险类的像贵金属这样的资产会表现非常好,而且我们的投资理念也要升级,那么对于大类资产配置要如何更新观念?

  李迅雷:就大类资产配置而言,我建议增持债券、黄金和权益资产。首先,2019年将是低通胀环境,美联储加息步入尾声,国内则仍有降息可能。在低利率的环境下面,债券市场还值得配置,尤其是利率债和高等级的信用债。

  其次,今后,随着全球经济增速的下行,衰退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避险性需求会进一步增加,黄金作为一个避险工具是值得配置的,因为黄金又是国际定价的,所以对国内投资者来讲,黄金还是一个应对人民币汇率变化的保值类避险品种。

  第三,我前面提到了权益类资产经过3年的调整之后,相当一部分股票已经颇具投资价值了,是可以对那些具有估值优势、具有成长性等股票增加配置。

  第四,对于房地产,我认为已经进入减持窗口,我不认为2019年房价会出现大幅度的波动,但是如果在“房住不炒”的政策背景下,房价长期走L型,对于用杠杆买房的投资者来讲就意味着亏损。过去20年,房地产属于大类资产中唯一走牛的资产,同时这也意味着该类资产的风险在集聚,所以我觉得应该要审慎。如果房地产在个人资产组合中所占比重过大的话,则应该减配。今后国家在租赁用房方面势必要加大投入规模,随着人口老龄化,房地产未来前景不能太乐观。但同时,中国经济周期实际上就是房地产周期,故为了平滑周期,就需要维持房价的相对稳定,避免大起大落。

  目前所谓的高杠杆和资产泡沫化,最大泡沫毫无疑问是房地产,这个大泡沫怎么来让它慢慢消退,则需要非常具有艺术性的政策调控。至于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之后,如何稳投资,大家都会想到基建投资提速。我估计2019年基建投资增速会有明显上升,但不会再次出现大水漫灌现象,过去的经验教训太多,故基建投资的乘数效应一定会考虑,着眼长远。

  预计2019年还会降准两个百分点

  第一财经:您最近提到:对于2019年的政策理解主要是两条,稳中求进、底线思维,对于前者主要是要实现经济再平衡,对于后者一定要守住经济的底。那么如何利用政策工具箱里的工具就非常关键,比如降准和降息,您预测一下2019年还会有几次降准降息?

  李迅雷:按照保持货币适度流动性的角度来看,我想今年应该还会有多次降准,同时还会继续降息。所谓多次降准,估计包含这一次降准在内,存准率应该还可以下调3个百分点左右,即现在已经下调1个百分点,接下来还有两个百分点。至于每次下调多少,或者0.5或者1,这个不好说。降息也是可以期待的,因为人民币汇率相对比较稳定,通胀的压力几乎也不存在。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而不是通过下调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方式来降息还是有可能的。

  在经济下行中货币政策宽松是必然

  第一财经:总理曾提到:要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的力度,用好全面降准和定向降准。有人认为2019年货币政策会有所宽松,您如何看待接下来货币政策的定位?

  李迅雷:虽然央行在每一次降准之后都要强调一下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不变,但是我们要分析其实际效果,在经济下行的过程当中,货币政策的宽松是必然的,但是央行之所以强调稳健中性就是要防范过去“一管就死、一松就乱”的矫枉过正方式。在社会信用偏紧、债务问题突出、民企经营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我相信货币政策肯定是趋向于偏宽松的。但这不会走过去粗放调控的老路,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方面,政策层面一定会有举措,会下一定的力度,因为毕竟过去追求高增长的模式很难延续下去。

  稳汇率比汇改更重要

  第一财经:在政策维稳的大背景下,稳预期和稳汇率都非常的关键,去年人民币汇率一度跌破了6.9,甚至到达了6.97和6.98,你如何看今年人民币汇率的走势?

  李迅雷:目前中国还处在一个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之下,中央提出的目标是三大攻坚战,其中一大就是要防范发生重大经济风险,经济风险中最突出的是金融风险,而金融风险里面,汇率风险肯定是必须防范的,所以稳汇率肯定比汇改更加重要。7会不会破,不好预测,但即便做一个最坏的判断,破了7之后又会怎么样?我认为汇率下行的空间不大,人民币汇率即便破了7,也不会一泻千里,很有可能再升回来。因为2018年外汇储备几乎没有减少,这与2016年是有显著的区别,2016年为了稳汇率,以减少大量外汇储备为代价。为何这一轮人民币贬值预期并不强?最根本的原因,我认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全球出口第一大国和贸易顺差第一大国,故在汇率上面应该是有一定的定价权,故人民币不能跟俄罗斯、印度、巴西、委内瑞拉等国货币相提并论。中国GDP无论是增量部分,还是制造业总量部分,规模都是全球第一。从历史上看,同时拥有上述那么多“第一”的国家绝无仅有,而且,只要获得其中的一个“第一”,其本币汇率都是较为稳定的,所以,从这个角度看,确实不存在人民币大幅贬值的基础。

  在结构分化的情况下投资要抓大放小

  第一财经:您提到出现牛市的概率不大,要挖掘结构性的机会,那么目前是新旧动能转换的时期,是不是要在这些代表新经济的行业里面来挑选行业龙头,这样的策略是否明智?

  李迅雷:我认为中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阶段,结构调整必然带来分化,这种分化会在很多行业中出现。以交通运输业为例,高铁的发展使得公路的客运量下降,这样对铁路运输来讲就是一个发展机会。同样,在目前企业的盈利增速普遍下降的情况下,行业内头部企业的日子则相对好过,中小企业的日子相对难过;统计发现,大企业现金流相对比较好,中小企业的现金流相对比较弱,作为行业龙头,无一例外都是大公司,故从资产配置角度来说要“抓大放小”。

  但进行配置时,具体要看什么行业了,比如说像传统产业、夕阳产业,你只能配置一家或者两家该行业的龙头企业;而作为一个整体向上的成长性行业,或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的新的部分,则可以加大配置比例。如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去年的增速是维持在20%以上,在这里面优秀企业、高成长企业可能会比较多,所以可以增配。总体来讲,资产配置的第一个逻辑就是要在结构分化的情况下抓大放小;第二个逻辑,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中要弃旧迎新。

  推动中国经济的关键,还是要靠消费

  第一财经:您提到今年的GDP增速还会在6%之上,外需不足内需补,房地产投资回落基建就要跟上,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除了消费还有投资和进出口,综合各方面影响因素,如何做大势研判?

  李迅雷:首先,三驾马车中,相对不能乐观的就是出口,即便中美贸易谈判成功了,对出口增速还是不能给予过高期望,因为中国劳动力成本在提高,使得中国过去所具有的人口红利优势在削减,全球经济的继续减速也使得中国的外需会有不足,所以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会偏小。其次是投资,投资的边际效应递减、动能乏力,过去投资一靠房地产,二靠基建投资,房地产靠政策,基建投资靠财政,但是这两个政策用到现在越来越不管用了,因为投资基数越来越大,地方政府杠杆率越来越高,居民的杠杆率水平也水涨船高,故投资增速还是继续回落。所以。推动中国经济,未来主要靠消费,但提振消费靠居民收入增长,居民收入要增长又涉及财税改革,同时又涉及政府行政体制的改革,即怎么能够降低政府的支出,通过减税降费、增加社会保障,使得居民敢消费、能消费,从而增加居民部门的消费支出。如果在这方面的改革能够顺利推进,则有利于经济成功转型,消费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会越来越大。

  科创板是对资本市场种种缺陷的一种弥补

  第一财经:春节前大家都在热议科创板和注册制,,您观察到市场上还有哪些待挤的泡沫。对于资本市场的改革,您有什么样的思考?

  李迅雷:这两年对资本市场来说经历了严峻的考验,就是资产泡沫在消退,估值水平在回落,实际上也是一件好事情,长痛不如短痛。资本市场的改革,也会与财税改革、国企改革相关联,我们要从更高的层面去理解科创板和注册制试点,前者是创新,后者是改革,前者代表产业升级,后者将带动资本市场的改革。科创板的最大意义不是在于它能够带来多少优秀的公司上市,或给投资者增加投资机会,而是在于科创板的设立,是过去资本市场种种缺陷的修复、弥补,取长补短,同时也推动资本市场中介机构向现代投资银行、金融中介方向迈进,对投资者结构而言,将进一步加大机构投资者的比重。因此,科创板的意义非常大,我们需要看得更长远。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券商中国)

分享到:
责任编辑:刘语涵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1. 1200+品牌集结、90+首进落地!新城控股青岛即墨吾悦广场焕新城市消费
  2. 2 2025深圳国际车展即将启幕 品牌荟萃亮点纷呈
  3. 3深圳特发与正大操刀旧改 香蜜湖度假村变身记的前尘往事
  4. 4多地蓄力销售旺季 接力派发购房补贴“礼包”
  5. 5全网刷屏25亿次的戈壁巨型艺术IP 首次亮相2025深圳国际车展
  6. 6坐地铁,逛游园,邂逅深铁社群美邻节满满温情
  7. 7深汕合作区4宗地,10月29日将出让!总起始价1980万
  8. 8深圳等五城实现不动产登记“跨省(城)通办” 目前已与30城签约
  9. 9前三季度全国累计出台政策超470条 持续巩固房地产止跌回稳
  10. 10商业容积率下调,196万平!香蜜湖度假村旧改规划获批

新闻推荐

  1. 1购房补贴、定向礼包 多地“金九银十”楼市优惠加码
  2. 2前三季度全国累计出台政策超470条 持续巩固房地产止跌回稳
  3. 3深圳上周新房成交量下滑 项目入市节奏加快
  4. 4深圳等五城实现不动产登记“跨省(城)通办” 目前已与30城签约
  5. 5深汕合作区4宗地,10月29日将出让!总起始价1980万
  6. 6宝安中学高中部改扩建项目规划获批!新增建面超2.8万平
  7. 7深圳特发与正大操刀旧改 香蜜湖度假村变身记的前尘往事
  8. 8万达集团及王健林被限制高消费 内部人士:下属项目公司经济纠纷导致
  9. 9上海住宅新规:阳台“半计容”取消8平米限制
  10. 10一线城市公积金政策持续调整 多地提取范围扩至二手房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