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深圳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谈房论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李迅雷:小城普遍净流出 谁会是下一个“鹤岗”?

来源:房掌柜  整理 深圳房掌柜  2019-04-26 10:37:57阅读量:4602
[摘要]人口是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人口流向的变化,也会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

  人口是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人口流向的变化,也会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在上一篇人口专题《“婴儿潮”不再,“光棍潮”来袭——未来30年中国人口的五大趋势》里,我们从时间维度预测了我国人口的演变趋势,而本篇我们将从区域维度出发,观察近期人口在地理位置上流向的新变化。哪些城市在流入,哪些在流出?流动人口连续四年下降,是否真的存在人口普遍返乡的现象?我们不妨一起来盘点下2018年全国人口迁徙的全景图。

  摘要1、流动大方向:东迁与南下,向核心集中。2018年我国东部10个省市中有7个为人口净流入地区,南方省份净流入人口也高达168.5万。从省份来看,广东、浙江、安徽人口净流入最多,而北京人口净流出排全国第一。从省内情况看,向省会和“双子星”等核心城市集中非常明显。

  2、什么驱动了流动?一看经济,二看政策。人口流动背后的驱动因素,一是来自收入差距等经济因素,二是人口管理政策,北京、上海在“控人”,安徽、西安在大规模“抢人”,且效果非常明显。

  3、城市群发展:北京流出人口去了哪里?我国四大城市群呈现出明显的“三强一弱”新格局。京津冀人口大幅净流出,北京流出人口并未到天津、河北;长三角仍在大幅净流入,浙江领跑,安徽因抢人政策成最大“黑马”,江苏则有一定冲击;珠三角地区人口向“小珠三角”集中非常明显;成渝城市群的人口更多向成都和重庆为中心的“双子星”流动。

  4、小城普遍净流出,谁会是下一个“鹤岗”?从城市等级来看,人口主要向新一线城市集中,而四五线城市中,有七成城市面临人口净流出。但过去几年我国小城市房地产市场却大幅上涨,长期来看将面临人口净流出、二手房市场偏小等风险。在因城施策背景下,“抢人大战”会愈演愈烈,鹤岗市的“白菜价”楼盘从长期来看或许并非个例。

  1流动大方向:东迁与南下,向核心集中

  常住人口的变化可以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来自人口的自然增长,另一部分是存量人口在地区间的迁徙流动。所以从常住人口总变化中剔除人口的自然增长后,便可得到地区间人口净流动的状况。

  从全国层面来看,我国人口流动最明显的一大特征是“东迁”。根据我们的测算,我国东部地区持续呈现人口净流入,2011年以来人口流入总规模已经达到742万人。2018年东部地区依然延续了这一趋势,人口净流入99.3万,10个东部省市中有7个为人口净流入地区,与中西部省份相比,优势非常明显。

  图表:各地区人口净流入趋势(万人)

  来源:各地统计公报,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注:吉林、西藏、云南和宁夏数据缺失,下同。

  人口流动的另一大特点是“南下”。若以秦岭—淮河为线大致划分中国南北方省份,人口净流入地区基本都分布在南方,2018年南方省份(除云南暂未公布数据外)净流入人口高达168.5万人。

  图表:南北方各省市人口流动分布(万人)

  来源:各地统计公报,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从具体省份来看,广东、浙江、安徽人口净流入最多,而北京、山东人口净流出最严重。2018年广东人口净流入超过80万,浙江接近50万,安徽也有近30万,人口流入最多。而2018年北京人口净流出22万,是全国人口净流出最大的省份,而且北京的常住人口负增量也是全国第一,山东、黑龙江紧随其后,人口净流出也较为严重。

  图表:南北方各省市人口流动分布(万人)

  来源:各地统计公报,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从省内人口流动来看,向核心城市集中是大势所趋。从2010年人口普查和2015年抽样调查的数据来看,跨省流动人口其实只占1/3左右,更多是省内的人口流动。根据我们的测算,2018年各省省内常住人口向省会或经济强市集中的现象非常明显,而省内其他城市则普遍出现人口净流出。

  图表:人口流入流出城市统计(个)

  来源:各地统计公报,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例如,河南、湖北、湖南、四川、山西等省的常住人口,都在明显向省会城市集中,福建的福州和厦门、广东的广州和深圳、浙江的杭州和宁波、山东的济南和青岛等“双子星”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也非常大。

  图表:2018年陕西省各市人口流入流出分布

  来源:各地统计公报,中泰证券研究所

  注:红色代表人口流入,蓝色代表人口流出,颜色深浅表示相对幅度。

  图表:2018年福建省各市人口流入流出分布

  来源:各地统计公报,中泰证券研究所

  注:红色代表人口流入,蓝色代表人口流出,颜色深浅表示相对幅度。

  2什么驱动了流动?一看经济,二看政策

  人口流动的背后,一是来自经济因素,这个很容易理解。例如,无论是从GDP同比增速还是从居民收入增速来看,多数南方省份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反观北方、西部和东北地区,除个别省份表现亮眼以外,大多差强人意。城市经济活力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是驱动人口跨区域流动的重要原因。

  图表:2018年各地实际GDP增速(%)

  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驱动人口流动的另一大因素是人口管理政策,有的在“抢人”,有的在控制人口增长。控制人口的案例中,最典型的是北京和上海,前者人口净流出最大,后者连续三年人口净流出后,尽管2018年转正,但净流入量也只有1万人。

  而“抢人”的例子最典型的也有几个,例如2018年安徽各地级市几乎全部是净流入的。除了北部的宿州、蚌埠和淮南三市以外,2018年安徽其余13市都出现人口净流入,其中省会城市合肥流入规模最大。安徽普遍的人口净流入,与人才引进政策如火如荼开展密切相关。对于高端人才,安徽各市直接给予大额购房补助、生活费补贴、安家费补贴,与周边城市相比,吸引力明显增强。

  图表:2018年安徽省各市人口流入流出分布

  来源:各地统计公报,中泰证券研究所

  注:红色代表人口流入,蓝色代表人口流出,颜色深浅表示相对幅度。

  在2018年“抢人”大战中,西安也是“大获全胜”。2018年陕西全省常住人口净流入达11.9万人,其中西安就净流入了近32万。2018年西安常住人口增量创近十年新高,而且户籍人口一年的增量相当于过去十年的总和。

  短期内人口的大量流入,与西安市放宽落户政策有很大关系,2017年以来,西安市面向大中专毕业生、在校生,以及更高学历者连续5次放宽了落户政策。但高成本的“抢人”策略或很难长期持续,未来的产业与经济发展才是人口能否真正实现回流的关键。

  图表:西安市常住与户籍人口增量(万人)

  来源:西安市统计公报,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注:2017年及以前的人口增量采用旧口径(不含西咸新区咸阳片区),2018年增量调整为新口径(2018年新口径-2017年新口径)。

  3城市群发展:北京流出人口去了哪里?

  近两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政策在加快推出,大都市化、城市群的发展将成为存量经济时代城镇化的新特征。我们比较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圈等四大城市群的人口流动情况,发现呈现出明显的“三强一弱”的新格局。

  图表:2018年全国省级层面的人口流动分布图(万人)

  来源:各地统计公报,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注1:小于-1的负数为人口净流出,图中呈现为蓝色;大于1正数为人口净流入,图中呈现为红橙色;灰色为人口流入流出在1万人以内,视为人口迁移变动不大。

  注2:吉林、云南、西藏暂未公布数据;新疆人口变动暂不考虑;山西省常住人口为推算数据,非抽样调查,因此计得人口流动为0,不能反映实际情况,故剔除不考虑。

  京津冀人口在大幅净流出,主要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北京地区最为严重,从北京流出去的人口是否去了环京地带,带动了周边城市发展呢?

  我们发现,北京流出的人没有去天津,天津的人口吸引力从2014年就开始明显走弱。特别是2017年,天津人口首次出现净流出,幅度高达9万多人,当年GDP增速也跌至3.6%。尽管2018年天津经济增速有所企稳,但GDP增速排名仍是全国最低,人口虽略有回流,但净流入量也不到1万人,往日光辉已然不在。

  图表:2011年来北京和天津人口净流入(万人)

  来源:各地统计公报,中泰证券研究所

  也没有去河北。而河北省的各城市中,2018年仅有廊坊(户籍人口)和秦皇岛出现人口净流入,规模分别为1.0和1.3万人,与北京流出的人口规模相比,可谓微乎其微。更不用说,河北其他城市还在面临人口净流出的压力。

  从人口层面来看,京津冀城市群的长期增长动力在减弱。随着北京人口外流,而其他城市的经济活力又相对不足,京津冀整体都在面临人口流失,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或在减弱。

  图表:2018年河北省各地级市人口流入流出分布

  来源:各地统计公报,中泰证券研究所

  注1:红色代表人口流入,蓝色代表人口流出,颜色深浅表示相对幅度,浅灰色为暂未公布数据。

  注2:廊坊只公布了户籍人口的相关数据,此处为户籍人口变化。

  长三角城市群整体仍在大幅净流入,但内部格局也在分化。浙江人口流入继续领跑,安徽成最大“黑马”。而反观上海和江苏两地,上海由于控制人口总量,15-17年人口持续外流,尽管18年人口呈现净流入,但规模也仅有1万人;而江苏的人口净流入规模近几年一直不大,而且已经连续6年人口净流入量少于安徽。前些年安徽人口主要流向了上海、江苏和浙江,而现在安徽人口出现回流迹象,这三大流入地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图表:2015年来长三角四省市人口净流入(万人)

  来源:各地统计公报,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珠三角地区也是极具吸引力,且人口向“小珠三角”(9市)集中的现象非常明显。根据广东省已经公布的数据,人口流入的城市基本分布在“小珠三角”地区,特别是广州和深圳。尽管深圳暂未公布相关数据,但我们根据广东全省的流入规模简单推算,2018年深圳的人口净流入规模可能在50万左右。而珠三角其他城市的吸引力相对较弱,例如韶关和云浮的人口流动变化不大,清远、阳江的人口都在净流出。

  图表:2018年广东省各地级市人口流入流出分布

  来源:各地统计公报,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注1:红色代表人口流入,蓝色代表人口流出,颜色深浅表示相对幅度,浅灰色为暂未公布数据。

  注2:部分地级市采用户籍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近似计算,深圳暂未公布数据,但比对往年情况和18年全省人口流入规模,预计仍是大幅流入的。

  成渝城市群的人口迁移,继续呈现以成都和重庆为中心的“双子星”特点。2018年重庆人口净流入近16万;成都暂未公布自然增长人口的相关数据,不过根据四川全省净流入5.3万人,以及其他地市人口净流出10多万人的情况来看,我们可以简单推算,2018年成都人口也在大幅流入。但和其他城市群特征一样,中小城市同样面临人口流出的压力。

  图表:成渝城市群人口流入流出分布

  来源:各地统计公报,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注:红色代表人口流入,蓝色代表人口流出,颜色深浅表示相对幅度,浅灰色为暂未公布数据。

  4小城普遍净流出,谁会是下一个“鹤岗”?

  从城市等级来看,人口主要向新一线城市集中,而四五线城市中,有七成城市面临人口净流出!我们对已经公布数据的169个城市进行统计,新一线城市人口流入规模非常明显,已有数据的11个新一线城市中,人口净流入总规模达150万人。而一线城市人口流入不明显,主要是北京流出太多,与新一线城市有较大差距。三四五线城市人口继续净流出,特别是四五线城市中,有七成面临人口净流出的压力。

  图表:净迁移人口规模(万人)

  来源:各地统计公报,中泰证券研究所

  房价过快上涨与人口流向存在背离,未来小城房地产市场面临的调整压力也会比较大。城镇化的普遍规律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从小城市向大城市集中,而过去几年我国小城市房地产市场出现大幅的上涨,与供给增加、人口流出的基本面相背离。长期来看,小城市面临人口净流出、二手房市场偏小等风险,房地产市场调整压力也会比较大。

  图表:2018年各地人口迁移比与房价涨幅(%)

  来源:各地统计公报,中泰证券研究所

  长期来看,我国总人口增速将逐步放缓,并且会出现负增长,宏观经济也将逐步进入存量经济时代。日本从2010年后人口开始呈现负增长,东京都的房价在十年间远远跑赢全国,其他城市房价却不温不火。

  在我国房地产因城施策的背景下,各地区、各城市之间的“抢人大战”会愈演愈烈,能够吸引到人口流入的城市经济和房价会有一定支撑,而面临人口净流出的城市将如何发展,这的确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长期来看,鹤岗市的“白菜价”楼盘或许并非个例。

  图表:日本住宅地价格指数(12个月移动平均)

  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风险提示:部分城市未公布数据统计不完整,经济下行,政策变动。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李迅雷金融与投资)

分享到:
责任编辑:刘语涵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1. 1200+品牌集结、90+首进落地!新城控股青岛即墨吾悦广场焕新城市消费
  2. 2 2025深圳国际车展即将启幕 品牌荟萃亮点纷呈
  3. 3深圳特发与正大操刀旧改 香蜜湖度假村变身记的前尘往事
  4. 4多地蓄力销售旺季 接力派发购房补贴“礼包”
  5. 5以“吾悦经营五步法”再启新篇 新城控股第八届新商会顺利落幕
  6. 6全网刷屏25亿次的戈壁巨型艺术IP 首次亮相2025深圳国际车展
  7. 7坐地铁,逛游园,邂逅深铁社群美邻节满满温情
  8. 8深汕合作区4宗地,10月29日将出让!总起始价1980万
  9. 9深圳等五城实现不动产登记“跨省(城)通办” 目前已与30城签约
  10. 10新政后,深圳哪些笋盘值得关注?

新闻推荐

  1. 1购房补贴、定向礼包 多地“金九银十”楼市优惠加码
  2. 2前三季度全国累计出台政策超470条 持续巩固房地产止跌回稳
  3. 3深圳上周新房成交量下滑 项目入市节奏加快
  4. 4深圳等五城实现不动产登记“跨省(城)通办” 目前已与30城签约
  5. 5深汕合作区4宗地,10月29日将出让!总起始价1980万
  6. 6宝安中学高中部改扩建项目规划获批!新增建面超2.8万平
  7. 7深圳特发与正大操刀旧改 香蜜湖度假村变身记的前尘往事
  8. 8万达集团及王健林被限制高消费 内部人士:下属项目公司经济纠纷导致
  9. 9上海住宅新规:阳台“半计容”取消8平米限制
  10. 10一线城市公积金政策持续调整 多地提取范围扩至二手房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