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深圳的房地产,应该要从罗湖说起。作为深圳最早发展的房地产片区,罗湖可以说是深圳房地产发展的一个缩影。
罗湖房地产起步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彼时深圳特区经过10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当时很多香港炒家开始跨过罗湖桥来到深圳经商、投资,并带动部分深圳人开始炒房,也让罗湖房地产打上了港人的印记。也正是那时,深圳开始掀起炒房的浪潮,罗湖房地产开始萌芽,到90年代中期,便开始发展到鼎盛时期。那时的罗湖,城市基础建设已经完善,交通发达,商业繁荣,是深港两地人居住的首选。而大批的港资投资发展商、中介代理公司、广告商等也开始纷纷登陆深圳,并为深圳带来了先进的开发理念和营销思路,深圳开始出现一批初具规模的本地开发商。随后,罗湖房地产开发开始逐步走向稳步发展,而在房地产的策划、开发以及营销上也逐步走向成熟,同时整个罗湖区的开发日益趋向饱和。后来,深圳房地产开发逐步西移福田、南山,罗湖房地产一家独大的局面开始被打破。
昔日罗湖
除了区域竞争,罗湖近年来还开始面临着土地资源紧缺的局面。基于此,罗湖城市建设模式也开始转为旧城改造。也正是土地资源的紧缺,导致了罗湖近年来少有新盘入市,新房存量大幅下降,在整个深圳市的新房成交上也开始推后,与福田区、南山区渐拉开差距,而与宝安、龙岗两个有大量可利用土地资源的片区相比成交更是远远落后。
从过去的一年成交来看,2011年罗湖在全市的成交量中落于最后,整年成交量仅421套,成交面积仅占全市的1%,如此低成交便是缘于罗湖新房供应的不足。整个2011年,罗湖没有新盘入市,仅能依靠老盘推新消耗存货。其中主打中小户型的京基凤凰印象成为了罗湖的主力成交,共成交272套,而兰亭国际的大幅降价跳水,也帮助稍微激活了罗湖的楼市,成交90套,和凤凰印象一起支撑起了整个罗湖的新房成交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