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马太效应”加强,前十房企瓜分大半市场
这一年,品牌房企继续领军市场,而且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万科、华侨城、鸿荣源、华润、金光华、南海益田、中海、佳兆业、招商、华来利分别位列2009年度深圳市开发企业销售金额前十强,这前十强占了全市销售金额的半壁江山,达到了54.35%。而销售面积的排行榜上,则依然是万科第一,中海取代了华侨城位列第二,其他上榜企业与销售金额榜变化不大,只有深业与中铁置业取代了华润与华来利上榜,前十名企业占到全市销售面积的20.6%。
深圳市场的“一哥”在去年诞下了双黄蛋——万科与华侨城,两个企业同样取得了69.1亿的销售成绩。其中万科是销售金额与面积的双料冠军,去年销售面积达到39.5万平方米,刷新了万科深圳公司的历史数据。而据有关方面统计,这已经是万科深圳公司2000年以来第7次在深圳夺魁。而华侨城地产去年主攻豪宅市场,增长明显,虽然销售面积仅有15.05万平方米,但销售额则与万科打成平手,两个企业各占了市场销售金额的7.01%,份额之高令人咂舌。
多年在本土经营的鸿荣源地产,也是销售榜单上的常客,在去年则在销售金额与销售面积榜上同样位居第三,销售面积为32.24万平方米,金额达到50.91亿元。中海地产则在去年取得了销售面积全市亚军的成绩,销售面积与金额同比翻了一番,但今年以来项目出现“断档”,这种高成长率恐难保持。佳兆业地产、招商地产多个项目齐头并进,也取得良好成绩。在去年,出现了不少凭借一两个热闹项目而登上销售金额榜的企业,包括幸福里的开发商华润置地、溪山与龙岸的开发商金光华地产、半岛城邦的开发商南海益田,以及圣·莫丽斯的开发商华来利实业。
去年以来,大品牌开发商大多在深圳多个项目集体发力,排名前十的开发企业卷走了市场销售额的54.35%,这表明品牌开发商的市场号召力进一步加强,产品供应和市场价值也继续向这些品牌房企聚拢。
在2009年初,就不乏有一些声音对今年一些中小开发企业的前景报以悲观态度,认为市场将“优胜劣汰”,小企业面临被挤到边缘甚至挤出市场的危险,尽管去年出乎意料的牛市令关于有房企将倒闭的预言基本落空,但从年度销售金额的分布来看,大房企与中小房企的差距确实越拉越大。市场这块蛋糕依然如旧,但分到大蛋糕的人却越来越少,54.35%的份额高度集中在十个房企手中,这确凿无疑地显示出了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将影响着未来地产市场发展的趋势。在目前,尽管不乏准备“捞一票”就走的小房企,但大多中小房企仍是想留在地产业,而面对目前的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置业者的品牌观念越来越强,留给他们的则是日益严酷的竞争环境。
2009年1-12月全国住宅月度成交量趋势
去年土地市场一路红火,地产大鳄掀起新一轮“圈地运动”。
1天前
1天前
1天前
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