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月26日,两条深圳新闻与房子有关。一条是新华社播发电稿,称在大城市高房价逼迫下,深京沪等地出现了“个人合作建房”的“暗流”。另一条是,当天光明中片安居工程完工,入住的住房困难户每实际出资两万元左右。5年后的今天,人们开始怀念2005年时所认为的“高”房价。深圳市民马国佑在2005年一口气买下10套房子,10套房子带给他的除了幸福,还有煎熬……
我啥时候也能有套房?
被许多人称为“老马”的马国佑现年48岁,早年挤过升学率只有4%的高考独木桥,毕业被分配到延安市委宣传部,一干许多年,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工资也只有300多块一个月。老马选择了下海,在当地一家企业做“副总”,月工资变成500块。1996年,他来到深圳华为公司,做了一名行政人员,月薪骤然提高到3000块。
月薪突然提高,最开始很高兴,但不久以后就开始惆怅。老马经常和几个同事一起,坐在路边的草坪上,看周围的万家灯火一点点亮起来,然后感叹“啥时候能有一个窗户的灯是为我而点的呀?我啥时候也能有套房啊?”当时,福田的房价达到了3000至4000元一个平方,老马月薪3000元,还有家庭负担,又没有什么积蓄,买房近似于奢望。
1997年,一个同样姓马的朋友小两口在香梅路买了一套近60平方的“小两房”,请老马等朋友去“暖房”,老马一边参观,一边感叹,心里非常羡慕。
命运在1998年出现了转折,当时华为搞“内部创业”,老马凭借当年在内地做“副总”时管理超市的经验,投入自己所有积蓄,加上借款,在公司里搞了个“老马超市”。超市可以用员工福利卡结账,生意一时间红火异常。接着,随着华为公司不断增加新的“点”,老马超市从一家变成了3家。
到2002年公司与老马终结合同为止,老马赚了近200万元,并且在2000年花60多万在南山买了一套大房子。
一下子有了10套房
从2000年有了第一套房一直到2005年,虽然手里还有余钱,但老马没有想过再买房子。不办超市之后,他做起了保险,因此认识了很多朋友。
2005年是个奇怪的年份,似乎所有人都在谈论房子。年初就有朋友劝老马关注保险之外的投资渠道,比如房子。接着,劝他买房子的人越来越多,先后竟有十几人。这些人有老乡有客户,有地产从业者,也有与地产毫不相干的人。
反复劝说下,老马心动了,2005年6月在南山投资买了一套公寓,这是他的第二套房。有了第二套房就开始关注房价,一看之下大为心动,往往是一个月前只卖6000元,一个月后就涨到7000元、8000元。
老马开始了自己的“疯狂买房”历程。往往是看中一个楼盘,就买几套,结果买的房子又迅速地涨了,这又刺激他继续买房子。而当时银行贷款也非常简单,不管第几套,都可以变相或不变相地办到两成首付。
到了2005年年底,老马名下有了10套房,他一时间很不适应,专门弄了一个笔记本来写各种资料,进行“管理”。
22小时前
23小时前
23小时前
23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