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你走在街上就能随便看见的一家房地产中介。但是中国房地产市场每成交100元,其中2.6元经由他们完成。曾经他们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中国的每一百套房子中一套由他们卖出,每成交50块钱,其中1块钱由他们完成。这个目标已然达到。
这是世联地产。在总部深圳,约80%的写字楼由世联销售,约35%的住宅也由他们销售。
陈劲松是世联的掌舵人。他有博客,也有微博。微博经常更新,接触过他的人都认为他能说,也敢说。在一个高调的行业里,他并不是一个低调的人。他有自己的理论,认为现在的房地产市场只是进入了中场休息。他告诉自己的员工们,得二三线城市得天下。
其实这个公司最早由他妻子佟婕创立。后来公司业务扩大,陈劲松才正式辞职加入。现在,陈劲松是公司的董事长,而佟婕已经不再任职。
从1993年成立,到2008年上市,再到现在,陈劲松与妻子的身家合计约为20亿元。黄金时代他们经历过,而现在,环境对行业里的每一个人来说正逐渐变得如履薄冰起来。
今年十一之后的首个交易周,世联地产作为房地产股中有名的抗跌股也终于败下阵来,遭遇跌停。截至发稿前,股价已经下跌超过三成。其三季报业绩修正报告也已经出炉,前三季度业绩由预增0至30%改为下跌0至5%。就在不久前的中报上,其营业收入同期增长45.49%。
一个季度过去,反差如此之大。
限购、信贷收紧,勒住了整个行业的脖子,世联能否挣脱?
“中国的世邦魏理仕”
2010年世联的营收构成中,百分之二十多来自顾问,超过百分之六十来自代理,经纪则只有很小一部分
2008年那一年,即使全行业几乎亏损,世联地产的总经理周晓华记得他们的营业收入仍然是打平的。上市前,保荐人招商证券,后来证监会的官员也都问他们,为什么在一个周期性这么强的行业里却能抵御周期性。
周晓华将之归因于世联的业务模式。
世联的主要业务分为三部分:代理、顾问和经纪。其中代理指一手楼盘的代理销售,在世联的营业收入中占据绝对地位;顾问指拿地策划、规划以及写字楼代理销售;第三就是经纪业务,即二手楼销售。
顾问与代理两个主要带来营收的业务在时间点上是错开的,因此一定程度上规避了行业的波动性。顾问是拿地,与房地产的投资增长有关,跟国家的基建投入有关,在前。而交易在后。
据周晓华介绍,2010年世联的营收构成中,百分之二十多来自顾问,超过百分之六十来自代理,经纪则只有很小一部分。
世联地产的总部在深圳,另外在34个二线城市设立了分公司,主要从事代理业务。分公司下面还有分支机构,在珠三角地区已经深入到惠州等三线城市。不独只有珠三角,从厦门到漳州、泉州;从武汉到宜昌。世联正在布局,如陈劲松所说,得二三线城市得天下。
19小时前
19小时前
19小时前
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