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赛克仅是深创投所投项目上市的一例。实际上,截至2017年11月底,深创投已投资项目812个,累计投资金额约329亿元,其中134家投资企业分别在全球16个资本市场上市,主要集中于信息科技、光机电/先进制造、消费品/物流/连锁服务、生物医药、能源/环保、新材料/化工、互联网/新媒体等领域。这些项目大部分都经过了孙东升的调研或决策。在深创投工作了近十七年,他的职业生涯几乎就记录着中国创投行业的发展史。
1999年,深圳市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共同出资设立了深圳市创新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深创投前身)。2000年,国务院、证监会等围绕着创业板的一系列探索让投资行业兴奋,当年深交所停发新股并为创业板做准备。就是在这一时期深创投开始大规模网罗贤才,吸引了孙东升的加入。
孙东升加入深创投不久就遭遇了创投行业发展的迷茫期。2001年初,纳斯达克神话破灭,国内股市频传丑闻,创业板计划搁置。由来已久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即社会公众股上市流通、而国有股和法人股无法流通的问题成了制约创投行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这些外部因素作用下,法人股上市后也无法流通,创投机构普遍缺乏资金退出渠道。2003-2004年间,深创投进入了发展的低潮期,注册资金投出去不少,可是项目退出回笼资金成了难题。
在投资退出困难的时期,为了获取现金收益,深创投拿出一部分资金来做非创投业务,包括券商委托理财,委托余额约十亿元。由于券商运作不规范,资金并非锁定于账户,而是进行资金池操作。股市的长期低迷导致2003-2004年全国出现券商倒闭潮,南方证券、河北证券、广东证券等多家券商相继倒闭,致使深创投出现经营危机,运营陷入困境。
“经营企业有两方面很重要,一方面是基于对未来的判断要做出主动的战略选择,另外就是根据市场变化要主动去做战略调整。”孙东升认为,投资行业收益和风险都是滞后的,这就意味着要提前对趋势做出判断。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启动,深创投决策层判断未来中国股票市场会成为全流通市场,于是在2005至2006年间以加大银行负债的方式加速对外投资,许多这个时期投资的企业随后迎来密集上市。
随着退出机制逐步完善,国内创投机构数量猛增,包括红杉资本、高瓴资本、今日资本等外资机构也开始布局中国业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这对于投资机构挖掘优质项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在此时,深创投做出了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战略选择,那就是各地政府引导基金的设立。2007年,孙东升负责开拓筹建了第一只政府引导基金,即规模为3亿元的苏州基金。
此前,深创投团队已和多处政府洽谈,但有很多因素阻碍了最终落实。每年政府资金预算要经人大审批,支持创新、产业升级等投资必须落实到相关企业,进入基金的资金无法通过财政流程。然而,深创投所提出的撬动产业增长思路与苏州市政府一拍即合,时任苏州市委书记王荣和市长闫立设计了创新路径,专门拨出特别预算来支持基金。以苏州为先例,之后各地政府引导基金迅速在全国铺开。到目前为止,深创投管理的各级政府引导基金已达80多只,基金总规模逾200亿元。一般的模式是深创投出资1/3,政府出资1/3,再找到当地的实力企业补齐剩余资金。
1天前
1天前
1天前
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