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投资先投己。投资家首先应该是技术能手和行业专家,必须重视自身知识体系的构建和更新,立足一两个行业方向进行深耕。深创投的投资团队有200余人,每人只能选择一主一辅两个专业,未来投资就限定在这两个专业之内,不能成为万金油。
二是研究接地气。研究员应该结合行业实际和具体案例开展研究工作,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不仅要考虑理论层面的技术,还要论证产业发展前景和应用的实效性,将研究成果深入到投资决策中。理想状态是“按图索骥”式的投资,通过研究行业,研究员梳理并筛选出领先的有投资需求的企业给投资团队。通过这样目标明确的投资,深创投正将自身也变成一个大数据公司。
三是投资看趋势,关注价值不跟风。投资方向一定要符合整个社会经济未来发展潮流和趋势,符合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及发展方向,逆着趋势投资肯定是不行的。投资还要有坚实的逻辑基础,不能盲目追逐风口。投前一定要认真论证投资理由——是项目团队有优势,还是项目商业模式或核心技术有突破?项目如何退出也要在投前考虑清楚。
四是围绕核心业务绘制产业全景图,进行泛产业链多元化投资。多元化不是盲目扩张,而是建立在核心业务基础上的有目的、有规划性的业务拓展。在保证创投主业稳定增长的同时,要继续培育、拓展创新业务,构建多极利润增长点,以多极协同发展促进公司从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
当前孙东升非常看好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行业,他相信在细分领域,尤其是具有物联网数据优势的企业,未来肯定会诞生真正能够挑战BAT的公司。从近代经济社会发展史来看,工业革命、信息革命都带来了经济与社会深层次的变革,重新定义了新的时代。孙东升认为,AI和互联网的时代间隔可能来得更快,AI真正大量应用的时候,会给经济和人类生活带来很多影响,很多行业都要被改变。此外,随着国家富裕,与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相关的一些行业有大量投资机会,如大健康、消费升级、智能制造等领域。
孙东升的这种量化、精细、严谨的投资和管理模式,其实透着一种理工科教授的风范。1977年,已经在县照相馆工作两年的孙东升重新拾起书本参加高考,顺利入读山东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专业。在读研、外派日本获大阪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后,35岁的他归国成为山东省最年轻的教授。
“我们是过过苦日子的一代”孙东升如是说,经历过吃苦,反而让孙东升对人生有更深刻的思考。坚持不断攀登、创新求变一直是刻在孙东升骨子里的价值观。他没有止步于做大学教授,后来又辞去教职到日本担任广岛国立研究所研究员。孙东升表示,2001年加入深创投,是他人生得以更加丰富,融入历史创新进程的选择。十七年相濡以沫,他见证了“她”的成长与发展,也经历了“她”的艰难与辉煌。
深创投“十三五”规划描绘了公司未来发展蓝图:为不同风险承受能力与收益取向的资金解决投资问题,打造以创投为主业,泛产业链外延的公募、并购、不动产、专业化基金等一体多翼的业务模式,建设专业化、多元化、国际化的综合性金融投资集团!
2025-09-24 08:10
2025-09-24 07:57
2025-09-24 07:00
2025-09-24 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