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规则四
玩转阴阳合同
黑的就是楼市菜鸟
“阴阳合同”是深圳的二手房市场上公开的秘密:
为了规避税费,买卖双方先签一个房地产买卖合同,约定实际成交价(阴合同),然后到国土委过户时,再按照当初的房产登记价进行过户(阳合同),交易方可以少交各种税费,尤其是省下20%的个人所得税。
南山区姜小姐想买房子,与家附近的一位地产中介刘先生非常熟悉,通过刘先生看了很多套房子,但都没有合适的。今年8月,刘先生向她热情推荐了一套74万元的房子,并声称是“超级笋盘”,而且看在两人关系不错的份上,不收3%的佣金。
不过,中介刘先生也明确告诉姜小姐,他和业主签“阴合同”,约定的买价只有70万元,到时姜小姐在过户的时候,再直接去签“阳合同”就行了,这样比较省事,还可以省下各种税费。
姜小姐盘算着:74万元的成交价,除去2万多元的中介费,多出的1万多元差价就当是多谢刘先生介绍“笋盘”的报酬,也就算了。
但是,在房产过户之后,业主和姜小姐双方见面时,姜小姐才得知,原来业主的售价只有68万元,那么,中介赚取的差价就高达3万多元了。
当事人感言:“我真太盲目了,听信中介的所谓‘笋盘’,而且没有签订任何买卖合同,万一中介收到钱房子却不过户给我,那就房财两空了。”
——买家姜小姐
中介
自曝
网上交流吃差价“高招”
“吃差价是房产中介获取暴利的一个重要手段,尤其是房价上升过程中。”一位曾亲身经历深圳地产中介敛财黑幕的工作人员朱伟(化名)告诉记者。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不让真正的买家和卖家见面。”朱伟说,先稳定一方,即出价高于市场价的买主,或者开价低于市场价的房源。如果是物色到不了解市场价的菜鸟级买家,又肯出高价,一般就先让对方交5000到1万元的保证金,告诉买家如果不合适可以再退还保证金,再和业主狂砍价。又或者,中介先和低价房源的业主签约,然后再寻觅高价买主。
朱伟说,很多小型中介公司看到二手房市场热闹,就进来捞一把,这些公司的老板甚至还培训员工如何进行吃差价。譬如,当需要和业主先签合同,把低价房源稳定下来时,公司就会先垫付一两万元的定金,再让十几个业务员分头寻找买家。
“不要以为差价只是赚三五万,豪宅赚更多,我见过最牛一笔就能赚上几十万元差价的。就说业主出国或在外地做生意。”朱伟说。
而在某些房地产网站的论坛上,记者看到,中介工作人员公开求解关于如何吃差价的操作,跟帖者众多,大肆讨论如何规避法律风险以及引业主或买家上当。
据了解,自从2007年中天事件、创辉事件后,二手房交易过程的大部分房款从原来放在中介公司,改为银行监管,深圳吃差价现象已经有所遏制。一位资深中介工作人员方先生向记者透露,如果买卖者和中介三方面对面签订合同,中介方一般是很难‘吃差价’的。但中介骗的就是一些初次置业和卖房者,老投资客特别精,没办法骗。
“很多人一辈子也就买一套房,不了解市场价,不知道什么叫赎楼,什么叫全权委托公证,连阴阳合同是什么都不懂,偏偏又对中介非常信任,中介就是抓住交易双方这些弱点,牵着他们鼻子走,进行违规操作的。”方先生告诉记者说。
2天前
2天前
2天前
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