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中洲控股、绿地集团、青建集团之后,日前又有上海农工商地产和深圳伟禄集团拟借壳上市。深圳商报记者昨天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经或即将在内地和香港借壳上市的房企就有近十家。这也是房地产开发商在去年之后,今年再度掀起借壳上市潮。同时,资本市场的“壳”价也屡创新高。上海亿翰张化东等业内人士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房企借壳都是“投资”功能大过“融资”功能。
近十家房企
上市冲动
绿地集团借壳金丰投资无疑是这波借壳上市潮的最大事件。记者昨天根据公开资料统计,除了绿地,借着“上市房企融资放开”的东风,已有近十家房企通过对既有上市公司股权收购、定向增发等方式实现“曲线上市”。
自3月24日起停牌的海博股份终于揭开谜底。4月12日,海博股份公告披露,控股股东光明食品集团等拟将其所持有的农工商房地产有限公司股权,通过定增注入上市公司。
南国置业4月9日公告,水电地产拟通过部分要约的方式收购公司不超过1.1亿股股份,约占南国置业总股本的11.39%,并以此取得南国置业的控股权。
相对这些房企上市“尚在行中”,中洲控股则完成了“蝶变”的过程。3月13日,深圳老牌上市公司——深长城正式变更为“中洲控股”。此时距离中洲控股从联泰系手下抢过控股权不到3个月,终究实现了在A股曲线上市。
2月6日,香港上市公司升冈国际便为辽宁实华集团收购,成为今年第一只内房“壳”股。
记者采访中发现,深圳房企对香港企业似乎更“情有独钟”。
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公司昌明投资4月4日宣布复牌,此前,控股股东将其所持昌明投资53.25%股份,出售给深圳伟禄集团。据了解,伟禄集团在深圳拥有总建筑面积达66万平方米的伟禄科技园及24万平方米的伟禄人才安居工程。
早在2月18日, 新泽控股有限公司发公告宣布,深圳绿景集团收购其8.59亿股股份,占公告日期全部已发行股份约64.83%。
此外,再加上吉林广泽地产、山东青建集团、西安天朗集团,今年借壳上市的房企队伍不断庞大。
借壳花费屡创新高
房企A股再融资关闸曾经有4年之久,也造成了壳资源价格的水涨船高。
绿地集团借壳金丰投资成功的同时,也刷新了一个记录。此次绿地665亿元借壳金丰投资,成为A股“史上最大借壳案”。去年北京信威268.88亿元借壳中创信测,令中创信测一度被誉为A股史上“蛇吞象”式借壳的神话。在此次借壳完成后,绿地市值规模也超过了房企龙头万科。
中洲地产入主深长城的道路可谓曲折漫长,经过数年数次增持,迄今直接持有深长城股份6850.4万股,占深长城总股本28.62%,是深长城第一大股东,期间花费约16亿元;水电地产要约收购南国置业11%股份收购所需最高金额为8.47亿元。
借壳花费屡创新高,在香港资本市场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在赴港上市愈加困难的当下,香港的“壳”价频频走高,近期“壳”股交易更趋活跃,主板“壳”价已叫近4亿港元。根据2月17日相关收购协议,青建发展收购香港新利控股的总代价为5.4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