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成功,不许失败。”王平对这个项目慎之又慎,力求提前预估每一个环节可能遇到的问题,他不希望这个备受瞩目的项目出任何差池。
在漫长的等待期间,凤凰社区也完成了与方格的牵手——双方于8月21日签订增资控股协议,凤凰社区入股方格,以1900万元获得方格9.5%的股权。
入股公司的想法是凤凰社区股份合作公司董事长文剑峰最早提出来的,他看好方格的发展,想借此机会搭上产业发展的快车,为股份合作公司转型升级谋一条出路。
这一举动在王平看来也是具有前瞻性的,尽管王平觉得“地买的贵”、“社区入股自己有些亏”,自己是迫于公司总部经济发展需要而接受了这些条件,但他仍然觉得,凤凰社区的领导层很有魄力,“能想到参与股权投资,水平已不同于一般的村干部。”
“假如我们公司上市,能够做到50亿的市值,社区占我9.5%的股权,他们赚多少?社区是最大的赢家。”王平笑说。事实上,方格确有在国内上市的计划,目前已进入股改阶段,计划2015年递交申报资料。
“严格来说,入股公司也是有风险的,但我们还是更看好它。”凤凰社区股份合作公司董事文永昌说,社区目前只希望项目早日开工,早日投入使用,到那时,社区的收益才能更具象一些。
政府力推遭遇“冷处理”
凤凰社区“农地”入市模式促成了政府、社区、企业三方共赢的完美平衡,这一举动也增强了政府的信心和决心,并加快在深圳推行“农地”入市步伐,推进土地改革的进程。
据深晚记者调查,凤凰社区“农地”成功拍出后,其“3:7分成加20%物业”的收益共享方式引起了其他一些社区的关注,具体来说,土地出让后凤凰社区除了获得土地收益3480万元,以及由用地单位建成并竣工验收后无偿移交的13980平方米的配套物业,社区还通过入股享受企业发展的果实,使社区集体股份公司由“地主”向“资本家”转变。
因此,来自龙岗横岗、宝安石岩等街道的社区陆续来“取经问道”。“他们都是政府介绍过来的,大家一起座谈,讲讲经验,但我并不觉得凤凰模式很容易复制,社区还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文永昌说。
“凤凰模式”的辐射效应十分明显,从福永街道到宝安区政府,陆续对辖区社区进行政策宣传。同时多次走访社区,支持社区“农地入市”。还精简决策机制中的表决议事环节,调动股民的积极性,同时摸查地块、收集信息,上门与股份公司董事长面谈;市规土委也在全市范围内,引导社区改变靠建厂房招租发展集体经济的模式,转而采取现金、物业、股权等灵活多样的利益分成方式,实现社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力图再推出一块“试验田”。
然而,一年过去了,还没有第二块“农地”成功入市,尽管政府在力推,社区的反应却相当冷淡。
文永昌这样解释“凤凰模式”的难以复制:“即使是我们也有两个问题在考虑,一是我们现在也没有通过这个项目获得实际收益,还要再观望;二是就算再给我块地可以出让,我也会担心还有没有第二个‘方格’?就算有。还会不会给我们这么优惠的条件?其他社区也是这么想的,他们都担心遇不到像方格这么好的企业作为合用伙伴,你让他们怎么可能轻易迈出这一步?”
按照凤凰社区的说法,这一块“农地”入市甚至是“天时地利人和”具备,一是方格公司自身要发展,它长期租用凤凰社区的厂房,不如自己把地买下稳定根基;二是社区经济发展也找到了转型升级的契合点;三是政府的支持。“只有三个条件同时满足了,才能促成这个事。”文永昌说,社区的条件不同,入市的途径必然各有千秋,“不能把我们的模式强推让社区接受,不可能的,要量身定做。”
1小时前
1小时前
1小时前
2025-09-05 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