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砖:“居者有其屋”,安居政府有责
11月份深圳楼市不断有新的成交记录刷新,从中国的城市化进展来看,我们的城市化率非常低,中国未来二十年应该都是城市化发展非常迅猛的时期,尤其像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未来二十年内,房地产的发展应该是逐波向上的趋势,不是说一往无前的向上,波动肯定是有的,但走势一定是向上。这种需求是全世界都阻挡不了的,跟中国人更有关系,中国人有钱以后,可能第一件事就是想着买地盖房子,农民大量进城以后可能就是安居乐业,所以未来从大的趋势上来讲,我觉得无庸置疑是向上发展,短期内上涨得过猛肯定会有反复,不可能一路向上。
其次,现在很多人感觉房价很高,买不起,我觉得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来看,我也有很多以前的老同事给他们的孩子买房,孩子还没工作呢,就已经考虑给他们买房置业了,中国人往往都是长辈为子女买房,所以单纯看收入可能会比较歪曲房价支付能力体系。
第三,我觉得不一定非要通过购房来解决居住需求,我们应该是居者有其屋,安居不一定是拥有房,房价太高时不建议大家通过买房来解决住房,这时租房比买房还要好,从这两方面来看,发展是这样的,投资也是如此。如果在没有能力的情况下,不要降低生活质量去买房,投资可以,但如果是为了居住,而且短期内很多事情不确定时,不见得一定要买房。
另外,我觉得应该是政府的责任,实际上高房价的地区,我们身边最好的例子就是香港,香港房价是我们的多少倍?尽管我们现在已经很高了,但4、5万的房价放在香港也是非常便宜的,香港人的收入难道就真比我们这边高那么多倍吗?也没有,但香港的公屋制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周六我去了一趟北京,周日回来,走马观花的看了一下,北京的微利房天通苑很多户型面积达到200多平米,这不可能是安居房的标准,我们要看看香港是怎样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的。
政府没有真正把老百姓的需求考虑进去,就像设计师一样,不能根据自己的想象设计房子,而是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设计,政府也应该承担这样的责任,要向香港学习,就可以让很多真正需要房子又没有能力购买的人“居者有其屋”,同时又让房地产市场处于良性发展的轨道之中。
12月深圳推出的《城市更新办法》中明确深圳的工业用地,将来可以允许变更用途,比如建住宅,实际上在整个城市功能的更新之前,很多房子已经改变用途了,比如说像深圳的上步工业区、车公庙工业区、八卦岭工业区,都是工业用地项目,因为中国现在实行土地招拍挂,所以有些问题无法解决,但你看看它现在有工业吗?没有,全部都是商业的,即便是工业也是科技、贸易的,没有纯粹的加工工业,甚至关外都很少了,都转移到了东莞、惠州等地。虽然《城市更新办法》以后可以把老的工业区改造成商业区,但实际上它也是根据需求的,我觉得这一块从功能上来讲冲击力不会太大,虽然会释放大量土地和一些建筑面积,但我觉得释放的过程也是改善的过程。我前面也说了,中国的建筑很多都是十年、十五年,长一点就是二、三十年,你到美国去看,很多都是一百年的房子,但我们十年、二十年就得拆,为什么拆?它的功能不合适,设计不合理,不得不拆,这也是改善性的,基本上就消化了,对整体的冲击可能是一个概念上的冲击,真正实体上的冲击我觉得并不大。
23小时前
23小时前
2025-09-05 08:29
2025-09-05 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