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相拆台的戏码,再次上演。
一方面,股市疲弱,货币宽松,禁止强平,给市场打强心针。
6月24日,央行宣布,从7月5日起定向降准0.5个百分点,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突发利好没有能够挽回市场情绪,6月25日,降准消息公布之后的交易日,股市高开低走,哀嚎一片。上证指数收盘于2859.34,下跌1.05%。
只能采取非常手段救市,传言股权质押不准强平,两融不准强平。姑且不论真假,如果允许强行平仓,股市已经崩了。
更可怕的是,全球市场异常,人民币汇率下跌,美元指数居然也在下跌,跌破95,当天标普500下跌了1.37%,纳斯达克下跌了2.09%,英国富时100下跌了2.24%,黄金萎靡不振。按理,大家会买美国国债避险,但美国国债收益率没有什么明显变化,所明最粗的大腿也不够粗有安全感,只有避险货币日元、瑞郎在上涨。
市场疲软得像林黛玉,吹口气就会倒。
没办法,只好加大剂量,继续注射强心针。
相关部委再次祭出兵器库里的看家法宝,货币定向宽松。6月25日,经国务院同意,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发改委、财政部五部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银发〔2018〕162号),增加支小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共1500亿元,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
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贷款资产支持证券;盘活信贷资源1000亿元以上;将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纳入中期借贷便利(MLF)的合格抵押品范围。
定向定时放水,从2018年9月1日到2020年底,提高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单户授信额度上限,从10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
定向降准、定向降息全有了。
不仅放水,26日凌晨,央行、上交所、深交所、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声,称股票质押融资风险总体可控,半夜发声,市场大概让监管层好几天睡不着觉了。
想想还有点小激动捏~
林黛玉总算透出一口气,活了回来。
6月26日上午10点12分,股市心电图从最低点向上,最终收跌0.52%。自今年1月高点以来,沪指下跌幅度超过20%,进入技术性熊市。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全都翻红,深成指收报9339.37点,涨0.16%,成交额1874亿。创业板收报1564.92点,涨1.71%,成交额662亿。
货币强心针剂量如此之大,另一方面,却因为一条消息,让股市楼市银行抓狂。
表面上看,这条消息无关股市,无关货币,只跟房地产有关,却一拳击中了所有市场的软肋。
这则消息经历了几天发酵。6月22日,市场传闻,国开行总行棚改项目合同签订审批权回收总行,全国一刀切。偶尔,YAO言会成为遥遥领先的预言。
6月25日晚,国开行新闻办公室回应《21世纪经济报道》,称今年以来,开发银行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棚改政策,在国务院相关部委指导下,配合地方政府依法合规开展棚改融资工作。这话说得非常含糊。
第二天,《21世纪经济报道》公开披露,国开行棚改项目审批权限上收总行,截至5月末已放棚改贷款4369亿元。有媒体报道,今年年初,国开行已经上收审批权了,上半年发放贷款太多,下半年收紧点,正常。
市场才不管你怎么解释,自顾自开启又一轮下跌之旅。26号下午两点,在Wind主题行业23个分类中,房地产指数下跌排名第三,下跌2.47%,成交金额112.03亿元,排名第一。银行指数下跌排名第七,下跌1.88%。
2025-09-29 08:24
2025-09-29 08:19
2025-09-29 08:15
2025-09-29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