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自身不景气,依靠投资房地产业来“拯救”公司主业,这在市场上早已不是秘密,但令人意外的是,这一现象最近发生粮油企业身上。
今年以来,遭遇成本上升和国内宏观调控政策的双重压力,粮油企业毛利润率普遍明显下降。在这一背景下,许多业内企业着手通过其他业务来帮助公司从困境中走出来,而房地产业成为这些公司不约而同的选择之一。
房地产业能否成为粮油企业新的业务增长点?如果不依靠房地产业,粮油企业应该依靠什么来维持生存?
毛利率缩水倒逼企业“另谋出路”
依靠房地产业来支撑公司主业,这在粮油行业里已经不是哪一家公司的行为,而是成为行业里普遍运用的方式之一。
据公开资料显示,诸如丰益国际、中粮、鲁花等粮油巨头纷纷借助房地产业来“贴补”主业。对于这一做法并没有遭到市场对企业“不务正业”的诟病,业内人士对此分析认为,在上游原材料成本不断上涨、下游价格调控政策的两头挤压下,投资房地产业这也是企业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之举。
回顾今年上半年的市场情况,粮油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通过一组数据便可看出。数据显示,金龙鱼所属的丰益国际日前在发布二季度业绩报告时指出,期内丰益国际卖出了83.7万吨的小包装粮油产品,收入约13亿美元;但受中国价格管制影响,公司只实现了100万美元税前利润,同比下降96.8%,税前利润率仅为0.08%。
丰益国际在财报中表示,由于原料价格上涨,该公司仅在2010年10月中旬在中国大陆市场上调了小包装粮油产品的价格,此后该公司在越南和印度尼西亚都随行就市上调了小包装粮油产品的价格,但是由于中国实行价格管制措施,该公司未进行价格调整,导致利润率大幅下挫。
然而,丰益国际并不是唯一一家业绩受到影响的粮油类公司,包括金健米业、东陵粮油、三河汇福等在内的粮油公司,业绩都受到了大幅影响。
有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金健米业营业利润亏损2345万元,去年同期为正的314.8万元,由于获得了包括“支持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资金”在内的总计3141万元的政府补贴,今年上半年金健米业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勉强扭转为正的约370万元。
另外一家粮油企业东凌粮油早前也曾宣布,由于上半年受国家为控制通货膨胀而采取的价格调控政策以及其他因素影响,预计2011年上半年出现亏损约7500万元。
粮油巨头借房地产“自我拯救”
企业毛利润率的下降直接迫使企业不得不走“曲线救国”之路。“因为粮油企业要考虑公司将依靠什么来维持生存,从而选择了通过房地产业这种反哺的做法来‘拯救’主业。”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其实,粮油巨头纷纷涉足房地产业已经不再是什么秘密。据媒体报道,作为生产能力位居国内前列的三河汇福粮油集团2010年在北京周边的燕郊地区开发了普罗旺斯小区、纳丹堡小区项目。当时,该公司负责人曾对媒体表示,公司做粮油微利,靠粮油加工利润有限,房地产上获得的收入可以反哺粮油加工业务。
23小时前
23小时前
1天前
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