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势而为 区域融合不可阻挡
区域融合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原来深圳叫“马路经济”,所谓马路经济即路修到哪里,房子就盖到哪里。深圳发展到现在,已经没有镇与镇、村与村之分,横岗与龙岗之间的区别差不多没了,龙岗和布吉之间也看不到差别,布吉和罗湖的插花地,如果没有铁丝网,你根本看不出来谁是谁,区域融合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深圳是被香港在改革开放之后带动起来的,香港的“前店后厂”,深圳就是“厂”;接下来深圳是“前店”,周边城市是“厂”,这是产业转移的过程,低端产业逐步向周边扩散,转移到东莞、惠州,高端服务业、总部经济在深圳逐步发展壮大。按照这个趋势,现在深圳的发展已经蔓延到了龙岗中心区,接下来肯定会进一步扩到坪山新区,然后到坪新清发展区。我们也非常关注这种发展趋势,顺势而为才是真英雄,做弄潮儿你得顺着这个潮才能划,顶着潮是不行的。我们现在也在对龙岗周边比较近的惠州市、东莞市的一些区域进行充分关注,做了大量工作,希望先储备,未来到合适的时候再启动。我们的项目主要是立足于深圳,深圳是一个中心点,可能一年向外扩散二十公里或三十公里,慢慢地向周边蔓延,逐步积累项目开发经验,逐步储备人才队伍,这样才能走得更远,不追求一时的暴利,追求的是长久利益。
中国是市场经济,也必须实行市场经济,否则就没办法WTO,没办法跟世界对接,这是一个世界普遍认可的游戏规则。但是说句实话,限购、限贷、限价都不是市场经济,但这符合中国国情,因为这几年M2、M3已经高到顶了,中国连续五年的货币发行超过20%,今年在这种情况下还可能超过20%。由于美国货币的量化宽松,美国宽松,全世界都跟着宽松。中国现在的外汇储备超过三万亿美元,证明无法遏制大量的国际热钱。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如果不用有形之手,仅仅借助市场是无法控制楼市的,这关系到国计民生,衣食住行的“住”太重要了,居者无其屋,社会就要动乱。作为地产开发商,我们要顺应大势,要理解国家,我们不反对调控,非常理解。
在此情况下怎么办?企业要生存、要发展,主要是两个方面我们要关注:一是内强素质。其中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管理,按照我们集团总裁陈洪拾先生的要求,逐步规范化,要向行业内标杆企业学习,比如向万科学习,充分地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我们的目标是打造百年老店,而不是追求一时的利益,通过制度、流程等各个方面的优化,通过人力资源的逐步培养、完善,培育一支忠诚的队伍,能够打胜仗的队伍,强化内部的素质;在管理机制上、人才上打造强有力的核心团队;另一个是自我追求,我们做项目,要么不做,要么争取做好,争取尽善尽美,当然这只是追求,谁也做不到尽善尽美,尽量做到最好。二是外树形象,着力打造尚模的品牌。把项目做好,把服务配套配好,比如说我们的物业管理服务。很坦率地说,我们前面十几年来开发的项目里,物业管理水平不高;这次我们专门设立了八意府物业管理中心,直接找标杆学习,在物业管理方面充分为业主着想。
企业一旦做大了就要考虑方方面面的风险,我们为什么叫八意府?就是要规避政治风险,我们不希望做大了之后被追究原罪,跟哪个领导有牵连,这不符合我们做企业、做人的原则。
1天前
1天前
1天前
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