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作为万科的新话事人,郁亮对万科的未来显然有自己的思考。恰恰在王石宣布万科权杖交接的2004年,郁亮抛出了令业界惊叹的“千亿计划”,而彼时万科的销售额不过区区63亿元。而在是否转型商业地产上,郁亮更是掌握了话语权。
正是在他的主张下,2010年万科加大开发持有型物业的储备,陆续推出养老物业、酒店及商业配套等多种物业类型,并把住宅与持有物业比例定为8∶2。王石虽在多个场合表示万科不走商业地产路线,甚至曾宣称“如果有一天,万科不走住宅专业化道路了,我即使躺在棺材里,也会举起手来反对”。两人的分歧依然存在,但这也说明万科正在进行检讨与思考之后的路径调整。
实际上,王石时代的“做减法”、“稳健”、“25%以上利润率的项目不做”三大万科定律,到了郁亮治下,已经变得悄无声息。万科变得迅猛而凌厉,在“专注”(住宅地产)的前提下,万科开始不断做加法,跨入千亿级、涉足商业地产、每年超过60%的并购增长、产品线纵深延伸,万科的新标签上展现的都是郁亮色彩。对此,郁亮曾直言“一代人都有一代人的优劣势”,变化是必然的,关键在于是否抓住时机走对路。显然,郁亮的自信比之王石,有过之而无不及。
由王石思想的忠实执行者到与其分庭抗礼,对于郁亮以及万科来说,这不过是企业交接棒中必然的过程,关键在于,如何实现下个千亿?
光荣与挑战
在企业范畴,千亿是一个坎。中国是一个中小企业的海洋,全国99%的在册企业是中小企业,多达近3000万家。中国500强企业,若以资产论英雄,达到千亿规模的,2009年不过区区63家,并且绝大多数为国有企业。民营的市场化公司,只有联想、沙钢、华为等寥寥几家。2010年,千亿俱乐部中增加了万科和美的两家。因此,千亿帝国与其说是光荣与梦想,不如说是更大的挑战。
不过,万科跨入千亿,在郁亮眼中只是一个结果。如果说2004年,郁亮抛出“千亿计划”,是出于和顺驰孙宏斌的疯狂叫板,那么出身北大经济系万科前财务官的他,给出每年35%的复合增长率,2014年达到千亿就变成必然了。只不过,高速发展的市场竟然把这个日子提前了整整四年。而未来4年按25%的复合增长率保守推算,2014年万科的销售额将突破2000亿元;而按10%的复合增长率推算,2020年万科的销售额将增长到3000亿元。
销售额破千亿,是万科核心竞争力的释放。那么下一个千亿,甚至N个千亿,万科可能增长的空间在哪里?万科最主要的核心竞争力将是什么?规模还是品牌?实现千亿级的规模扩张,万科的人员结构、专业能力、物业服务、产品升级是否在行业中真正地领先?
2天前
2天前
2天前
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