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区西丽麻磡村环保产业园西侧的违法建筑,面积有1200多平方米。晶报记者 蓝军/图
明确违建销售监管分工 尽快出台征收补偿政策
市人大会议历年关注违建,代表们积极建言希望杜绝违建“毒瘤”对城市的危害
如何在销售环节加大对小产权房的监管?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如何妥善处理?如何从根本上确保违建的零增量?事实上,在每年的市“两会”期间,都有市人大代表剑指违建,为历史遗留的土地问题建言献策。在2015年的市“两会“期间,就有数件与违建相关的重磅建议。代表们纷纷希望通过建议推动全市对违建的管理模式和办法,从而真正杜绝违建“毒瘤”对城市的危害。
关键词: 销售
从源头上制止违法销售 理顺日常巡查与执法办案机制
违建已形成 “地下房地产市场”销售链条
“小产权房”的推销早已搬上了网络,各种“小产权房”的广告也屡见不鲜。随着2004年土地国有化转地工作的结束,深圳确立了全市土地的国有化性质,从这层意义讲,我市不存在“小产权房”(即在农村集体用地上建设的面向非集体成员销售的住房),而普遍存在的是利用原村民宅基地建设面向非集体成员销售的违法建筑,但其利益链条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与“小产权房”完全一样。
在2015年的市“两会”上,市人大代表陈洁提交的《关于加强我市违法建筑销售市场监管的建议》直指我市小产权房销售市场。她调研发现,尽管整治、查处建设和销售“小产权房”(违法建筑)的政策力度不小,但从所谓深圳小产权房门户网站,以及销售深圳小产权房的QQ群了解到,我市违法建筑销售市场存在的问题十分严重,违建销售渠道多样化,监管部门缺位。
她表示,我市违法建筑的销售主要集中在原特区外,有三种销售模式:村集体股份公司统建后委托中介销售、违法建筑建设方直接对外销售、购房者从建设方购房后再次对外转让销售。目前我市对违法建筑的监管主要集中在建设过程中,由规划国土委的监察支队与街道办负责,但在销售环节的监管与查处中,职能缺位明显,没有明确职责到具体部门。
建议指出,我市违建在售规模惊人,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地下房地产市场”销售链条。根据网络公布的信息初步估算,我市在售违法建筑项目近百个,建筑面积约600万平方米,按照3000-4000元/平方米(龙华等较好区位的项目售价已在6000元/平方米左右)均价估算,这一地下隐形交易市场规模和涉及金额惊人。在销售环节上,组团看房、现场销售,律师见证下的合同签订;甚至部分项目具有分期付款或按揭的金融服务,已形成较为完整的链条和操作程序。
此外,我市律师见证行为为违法建筑销售推波助澜。部分律师作为见证方参与了违法建筑交易双方自制合同的签订,危害巨大,这部分律师既涉嫌违反职业规范,同时因多数消费者并不清楚律师见证行为的法律效应,多数消费者潜意识中将之与律师服务混淆,认为购买违法建筑有一定的合法性保障,客观上导致了这一违法违规交易的长期存在。
2025-08-14 07:00
2025-08-14 07:00
2025-08-13 08:13
2025-08-13 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