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问 还能去惠州买房子吗?
本报记者 姜志强
4月17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要求对不能提供1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买住房贷款。这意味着异地购房客利用信贷杠杆炒房的可能性已不存在。来深圳打工的河南女孩刘晓上周还在庆幸自己去年在大亚湾买了一套97平方米的房子。可是,周末楼市调控风暴来袭,刘晓开始后悔自己当初的冲动,生怕自己成了楼市最后接棒者。而且,这次调控使用的是近十年来罕见的严厉手段,楼市可能还会进入漫漫熊市,自己投资保值升值的愿望化为泡影。
根据相关统计,深圳人在惠州、东莞两地楼盘中的购房比例均超过了四成,大亚湾的很多楼盘甚至超过了75%。在珠海,按照当地地产商的说法,深圳人购房者数量超过了与珠海毗邻的澳门,占据了其中绝大部分。在海南三亚,更有不少来自深圳的购房者的身影。出手阔绰的深圳人在重庆、长沙、武汉、成都等二线城市卷起一股又一股购房旋风。
记者昨天电话采访惠州、东莞、海南、珠海等地一些新楼盘,发现销售单位对于“异地购房”限令尚未有明确的应对措施。对于异地购房要拿税收和社保证明的事情,多数售楼处负责人表示,还不知道怎么执行,要等到具体的政策细节出来才能知道。
商报研判:异地购房者当中大部分人都是属于炒房投机一族。异地购房禁令的执行将有效地打击楼市投资投机的热潮,降低楼市虚火的热度。规定纳税证明和社保缴纳证明,本身即是对炒房行为的硬性约束。打击投机性购房行为,是还原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的需要,也是满足居民基本住房的需要。但是政策落地还要进一步落实。
5问 会否又倒下一批中介?
本报记者 董超文
2008年楼市调整之中,大批地产中介没有经得起暴风雨的洗礼而倒下。那么,在4月15日和17日国务院公布的严厉的楼市调控新政之后,是否有一批地产中介又将倒下呢?
中联地产市场部经理杨立峰表示,在去年二手房市场很好的时候,很多小型中介抱着旺市做一把的想法,在现在这种严厉的调控措施下,这些小地产中介将面临较大风险。
他认为,此次楼市新政对一些大型中介应该没什么影响。新政的出台已经在中介行业的预料之中,它们事先也做好了应对。比如,在新开铺的时候注意地铺的位置和数量、人员培训、业务上的准备等等。
世华地产市场研究中心总监肖小平表示,经历过2008年楼市调整的一些地产中介,其抗风险的能力都比较强,它们经受了成交极度低迷的考验,一路走过来,现在也有能力应对。
肖小平也表示,不排除去年刚刚成立的那些地产中介公司会面临很大风险,甚至有可能倒下。它们没有2008年成交极度低迷的经历,在市场向好的时候,它们大量开铺。如果一开张就有五六家铺,这些中介的风险会很大。如果其资金不充足,人员培训不够,这些公司有可能消失。那些只有一两家的公司,由于摊子铺得不大,受到的波动会比较小。
她介绍,从目前市场的情况看,买房者观望气氛浓厚,成交下降明显。她说,“现在问题的关键是这种观望会在什么时候结束。去年的1、2月份,市场也处在观望期,当时的楼市调控力度没有现在这么大,因此,市场很快就走出观望,房价迅速上涨。如果观望只有两三个月,对中介的冲击将是有限的,如果市场的低迷期达到一年以上,那些新成立的公司的压力将会非常大。”
商报研判:一些老牌、管理完善、经历过风风雨雨的地产中介,由于有过市场的洗礼,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因此预计可以安然度过这波打击。但是,那些盲目扩张、管理不善、没经历楼市低迷期的新公司、中等公司,则存在很大的变数。
17小时前
17小时前
17小时前
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