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40城土地成交溢价率的数据,可以反映土地市场的冷热。2014年年初至年中,房地产市场低迷,经济面临下滑风险,溢价率下滑。2014年三季度,各地政府放松限购、限贷,市场进入上升周期,溢价率也在2016年9月达到历史高点,全国地王频现。2016年9月,政策开始由松转紧,各类调控政策不断在热点城市蔓延,市场逐渐降温,溢价率也进入下行通道。2018年至2021年,溢价率在10%-20%之间呈箱体震荡形态;同时出现了上半年溢价率上升、下半年下行的特征,主要与市场波动、调控节奏有关。2021年一季度,溢价率为12%-13%。4月份开始,随着热点城市陆续集中土拍,溢价率持续小幅上升。第一批集中土拍自6月落下帷幕,7月以来,多地暂缓或中止了第二批集中土拍,9-10月,受“溢价率不超过15%”的政策和楼市降温影响,民企在土拍市场几乎“躺平”,溢价率明显下降。
(四)全国商品房成交均价:涨幅持续收窄
2021年1-10月,全国商品房成交均价10290元/平方米,同比上涨4.2%。回顾历史数据,2001年以来,商品房成交均价整体上呈现上涨趋势。从2001年的2.8%上升到2005年的16.7%。随后在2005-2006年的房地产调控影响下,上涨趋势得到遏制,但随后的2007年又开始大幅上涨。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2008年均价曾一度微幅下跌。但是2009年在救市政策的拉动下,均价出现了23.2%的超高涨幅。2010年国家实施严厉调控政策后,均价涨幅再次受到压制;2010-2013年,房价涨幅基本稳定,保持在7%左右。2014年,楼市低迷,房价涨幅明显回落,仅略强于2008年。2015年,楼市复苏,房价涨幅回升到7%以上。2016年,楼市回暖,房价涨幅进一步回升,创近7年最高。2017年,新一轮调控之下热点城市新房定价受限,房价涨幅小幅回落至5.6%。2018年,随着上半年三四线城市和部分热点二线城市销售火热,以及部分城市放松审批高端住宅预售证,房价涨幅再次扩大。2019-2020年,全国大部分城市楼市轮动降温,房价同比涨幅收窄。
从月度走势来看,本轮上升周期,房价涨幅于2016年4月见顶,后逐步收窄,2018年涨幅有所扩大,2019年房价涨幅持续收窄。2020年初,受疫情和季节性因素影响,商品房成交均价涨幅大幅收窄,5月份以来涨幅持续小幅提高,仍低于前两年。2021年一季度,因去年疫情的低基数,成交均价同比大幅上涨,随着房地产市场整体降温,个别大型房企风险暴露,4月以来涨幅持续回落。
1天前
1天前
2天前
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