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地价占房价比重合理值为30-40%,2012年之前均维持或低于此区间,2013年这一比值开始偏离合理区间,而2016年超过50%,2017年进一步扩大,主要由于房企土地购置均价涨幅高于商品房成交均价涨幅。2018年和2019年地价房价比略有下滑。2020-2021年地价房价比再次上升,主要是地价涨幅明显高于房价涨幅。总体而言,这一指标仍说明地价透支明显,或者说地市泡沫大于房市。
(五)70个大中城市房价:三季度下拐
过去10年,70个大中城市二手住宅价格环比涨幅呈现周期性变化:2012年6月二手房价格环比涨幅出现上行拐点,2013年涨幅显著加大,3月阶段性见顶。随后受新“国五条”细则及各地调控新政的影响,环比涨幅逐步回落。2014年,市场逐渐降温,5月房价环比由涨转跌。2015年4月,持续下跌态势受遏制,房价出现上行拐点,其后保持较小涨幅。2016年,房价环比涨幅加速扩大,9月冲至最高值1.5%,创近10年历史最高值;9月底10月初20余城出台新政后,涨幅出现了快速的收窄。在北京、厦门、广州、杭州等热点城市的带动下,房价涨幅在2017年3月至6月出现了一波小反弹,7月以后涨幅又快速回落。2018年房地产调控和信贷政策收紧,但房价涨幅在春夏季仍出现了一波大反弹,8月涨幅见顶后快速回落。2019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小阳春”使得房价涨幅略有扩大,下半年政策收紧后持续盘整。2020年受疫情影响,1月房价环比涨幅明显回落,随后货币和信用扩张政策推动房价加速上涨;但随着各地调控出台,环比涨幅迅速收窄。
2021年一季度房价涨幅再度回升,但在中央和地方调控政策持续加码的背景下,房价上涨势头于4月见顶,5月开始回落。下半年,伴随着房地产信贷环境的急剧恶化与房企暴雷事件增多,8月二手房房价自2015年4月以来首次实质性的由涨转跌。截至10月,房价跌幅已扩大至-0.3%,且仍在持续扩大。
对全国70个城市进行一二三线城市分类,可以看出,三类城市的房价环比涨幅走势基本相似,但一线城市的房价波动明显较二三线城市更大。其中,2014年10月至2016年9月,一线城市价格涨幅明显高于二三线,2017年6月至2018年4月又低于二三线。今年以来,三类城市走势高度一致。其中,一线城市房价涨幅最大,但回落速度也最快;三线城市虽然降温状态下回落速度最慢,但因为此前环比涨幅最小,因此房价率先于8月由涨转跌;二线城市涨幅介于一线城市和三线城市之间,因此房价回落速度也介于二者之间。
2天前
2天前
2天前
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