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40城土地成交建筑面积:同比大幅下降
为了全面、客观、合理地反映大中城市土地成交情况,我们通过CRIC数据系统,选取40个典型样本城市[2](具体城市见备注),其中一线城市4个,二线城市21个,三四线城市15个。
回顾近几年40城土地市场表现。2011年在“限购、限贷”等政策影响下,市场降温。2012年市场开始回暖。2013年再度繁荣。2014年大幅下滑。2015年继续大幅下滑。2016年跌幅收窄,开始回温。2017年全国楼市火爆,土地成交大增。2018年上半年,三四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房屋销售持续火热,开发商拿地热情高涨,下半年有所降温。2019年基本平稳,小增1.7%。2020年政策有所放松,部分热点城市地市火热,下半年政策收紧后,地市略有降温,全年增长10.2%。2021年2月在 22个试点城市推出两集中土拍政策,重庆、杭州、上海等部分城市第一批供地土拍火爆,但受房企融资困难和土拍规则升级影响,第二批供地市场大幅降温,第三批供地继续低迷;1-10月同比下降14%。
(三)全国开发企业房屋新开工面积:7月开始由增转降
2021年1-10月份,房屋新开工面积16673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7%。回顾历史,2001至2011年,同比增速都保持正增长,是房地产开发一路高歌猛进的节奏。2011、2012年受调控政策影响,企业观望气氛加重,新开工面积增速逐步下行,2012年首次出现同比负增长。2013年楼市回暖,房屋新开工面积增速明显回升。2014年受到行业整体下行影响,房屋新开工面积明显回落。2015年延续回落态势,同比跌幅再次扩大,去库存压力依旧较大,开发商开发节奏放缓。2016年至2019年,全国房地产市场总体繁荣,房企拿地积极,新开工面积 同比连增四年。2020年,主要由于疫情原因,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021年由于市场大降温,房企减少开工,同比下降。
2天前
2天前
2天前
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