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地区。2010-2012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基本保持平稳,2013年,成交量增速较快。2014年,市场降温,在限购、限贷政策放松后,2015年楼市开始复苏。2016年,在一线城市和部分热点二线城市带领下,东部地区成交面积大增31.3%。2017-2019年,此前成交火热的城市开始轮动降温,东部地区成交面积连续3年小幅下降。2020年信贷策整体相对宽松,东部地区尤其是长三角和珠三角楼市回暖明显。2021上半年成交活跃,下半年降温,1-10月同比增长9%。
中部地区。2010-2013年商品房销售面积逐年缓慢增长。2014年和2015年连续降温。2016年大幅增长42.3%。2017年、2018年继续小幅增长。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小幅下降。2021年1-10月同比增长11.5%,是四个地区中最高增速,但下半年同样降温明显。
西部地区。2010-2015年,商品房销售面积缓慢震荡上升。2016年,增速加快,但仍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2017-2020年,受市场降温影响,同比增速持续回落。2021年1-10月,同比增长2.7%,明显低于东中部,估计全年转为负增长。
东北地区。2016和2017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小幅增长。2018-2020年,降幅持续扩大。2021年1-10月,同比下降5.4%,降幅收窄,但却是四个地区中唯一下降的,且连跌四年。
(三)21个典型城市二手房成交套数:下半年急降
为了全面、客观、合理地反映大中城市二手房成交状况,我们选取21个典型样本城市[1](具体城市见备注),其中一线城市4个,二线城市10个,三线城市7个。
回顾近几年房地产市场历史数据。2012年以来,在“限购、限贷”等房地产政策调控下,二手房市场成交量处于低位。2013年二手房成交量大增。2014年市场再度出现降温,进而“限购、限贷”房地产政策出现松绑。2015年市场出现复苏。2016年二手房成交量创阶段性新高,同比增长28%。但在因城施策的调控政策持续影响下,2017年二手房市场出现明显降温,同比下降27%。2018年二手房成交量仍然呈现下行趋势,同比下降5%。2019年成交量有所回升,同比增长12.4%。2020年在新冠疫情冲击下,年初成交量惨遭滑铁卢,但随着疫情控制和经济恢复,二季度以来市场重新步入正轨,总体上2020年二手房成交量较上年小幅增长1.7%。2021年1-10月成交量与2020年同期相比,小幅增长3.2%,维持2017年以来的盘整态势。但从年内具体来看,3月达到2018年以来月度高点,随后二手房成交量连续下滑;尤其是下半年成交量加速下滑,10月成交量甚至不及3月的40%。
2天前
2天前
2天前
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