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的限购令一经发布,楼市的成交量便一夜骤降。不少被限购令拒之门外的购房者心有不甘,绞尽脑汁想办法规避限购令。除了之前假离婚、假结婚的招数,眼下还流行在已有产权证上除名再买房、外地人先买房落户再买二套、借子女或者父母的名义购房、以公司的名义买房……可谓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想通过这些办法绕过限购令曲线购房可行吗?其中究竟隐藏着哪些风险?本报地产评论员搜寻了传说中一些规避限购令的方式,听听专家的风险警示。
怪相① 通过假离婚、假结婚买二套房
近日,市民刘先生看中了江宁九龙湖的一家楼盘,不想限购令一出,已有两套房的他没法再买了。刘先生就和妻子约定先去离婚,房产一人一套,恢复单身后,他们两人各自都有机会再购一套房了。除了这种假离婚外,还有人在网上发帖,求与有当地户口的人假结婚,婚后可以获得购房资格,成功购房之后马上离婚,付给对方5万元好处费。
▲风险警示
婚姻非儿戏 小心赔了夫人又折兵
江苏高的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宋辉指出,法律上没有"假结婚、假离婚"的概念。结婚和离婚涉及到房产的购买和分割,环节复杂,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现实生活中也出现为了购房而离婚,可是离婚后却没有复婚的情况,到时候没有分到房产的那方只能哑巴吃黄连。
"假结婚"后购房,在离婚时容易出现财产分割的纠纷。法律规定婚后房产属于夫妻双方的共同房产,离婚时很可能因为一方或双方生变,使得财产分割时间过长或分割不清,一方可能会提出房产之外的财产分割要求,使得局面进一步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