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市【滋生背景】
楼盘都快封顶了,还不去拿预售许可证;拿了预售许可证,捂了几年也不拿出来卖;或者明明登记有数百上千套房源,却只拿几十套少量单位出来卖;又或者开了盘,大堆房子未出货,却以远高于市场的价格让你想买也买不成……
近期,本报开通的新闻热线中,听到了不少读者反映房地产销售的有关问题。很多人提出疑问,入市销售本来是开发商回笼资金、创造利润的最关键环节,但为什么很多楼盘即便具备了销售条件,也不急于入市。难道他们不想卖房赚钱吗?
当然不是。在上述种种现象的背后,其实是开发商的“捂盘”花招——把房子卖得慢一点,推高房价以赚取更多的利润。据记者了解,“捂盘”一词,对购房者而言,可以说是“不能说的秘密”,但在房地产界,早已是非常普遍的“潜规则”,在找到破解之道之前,我们首先要认清楚“捂盘”潜规则有哪些。
开发商捂盘:“不能说的秘密”
早在2007年,就有政策明文规定:拿到预售许可证后,10天内必须公开出售。那么开发商究竟怎么捂的盘呢?在本报的新闻热线中,购房者反映比较多的一个楼盘是位于盐田区大梅沙的八十步海寓。据了解,该楼盘早在2009年7月就开放临时咨询中心,2010年初开放营销中心,一直声称接受咨询登记,却至今没有开盘。记者致电售楼处咨询,工作人员表示,该楼盘已是现楼,开盘时间仍不清楚。
据记者了解,每次调控之后,都有不少楼盘调整开盘时间。深圳几个新盘供应的重点区域如龙岗、龙华、盐田梅沙湾、南山后海等都有很多楼盘采用延长工期、推迟领取预售证等捂盘的方式,达到抬高房价的目的。
去年4月份的首轮楼市新政之后,原本计划在五六月入市的楼盘,有的到8月份还是毫无动静。而二次调控之后,也有不少新盘推迟入市,有的直到现在也没入市。如位于罗湖区深南东路与东门中路交汇处东北角的港澳8号,两栋楼均已封顶,其中一栋外立面已全现,去年底曾表示要入市,直到现在还未有确定消息,而销售人员介绍,楼盘现在基本成了现楼,开盘时间“可能是这个月,也可能是下个月。”
而位于南山深圳湾的一些高端楼盘,曾一度表示会在去年下半年入市,如今大半年过去了,开盘时间也变成了“不确定”。如位于南山的紫园,已经封顶,接近现房,还没有去领预售许可证。记者询问为何迟迟不卖?售楼人员的答复是:开发商又把外立面换了一遍,重新包装后才能看情况出售,销售日期暂定5月。
“政策只规定拿到预售许可证10日内销售,但并未规定企业应该什么时候去申请预售许可证,这中间可以有很长的‘时差’。”据业内人士介绍,要拿到新盘预售许可证,必须要开发企业备齐相关资料去申请,而如果开发商认为目前的开盘时间不理想,想延后入市,那么只要以相关资料没有备齐,不去申领预售许可证为由即可。这样即便楼盘实际上已经具备了销售条件,但不去“领证”,那么就可以顺利达到延期销售的目的。
7小时前
8小时前
8小时前
8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