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信托所持有的这两家沈阳子公司,是不是也是为宝能沈阳项目隐秘融资的一种股权让渡安排呢?
前海人寿2015年报财报中,其投资性房地产一栏为102.88亿元,而在2016年披露的一份临时公告中,前海人寿再次披露,“截至上季度末(应为2016年一季度),万能账户对投资性不动产类累计投资290.33亿元,公司可运用资金余额为569.87亿元,其中万能账户可运用资金余额为290.02亿元”。 2015年末102.88亿元的投资性不动产,与2016年一季度末投资性不动产累计投资的290.33亿元,存在着188亿元的差额,扣除一笔82.61亿元的非关联投资,还有超过100亿元的差额,该等差额对应着何种不动产项目?
问题是,前海人寿还依然非常有钱,就像它在公告中说的那样,还有569亿元可运用资金的余额。前海人寿还会按这个路数继续买买买下去吗?
保险+地产的模式是近年来商业大鳄们最热衷的搭配。一方面,是险资钟爱房地产市场,大手笔买地标建筑,如近年安邦以19.5亿美元收购纽约华尔道夫酒店,声名大振,今年更欲以128亿美元现金拿下喜达屋;在二级市场上,险资也是屡屡举牌地产商,中国平安成为碧桂园第二大股东,新华保险成为中国金茂第二大股东,富德生命人寿与安邦保险争夺金地集团第一大股东等。另一方面,地产商也在积极进军保险业,如2015年万达收购百年人寿11.55%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恒大集团花费了40亿收购中新大东方保险,后更名为恒大人寿。
无论是买入地产还是举牌地产商,险资公司通过投资做大资产端,吸引保单进一步流入,投资反哺承保的现象普遍存在。但问题在于,依赖分红险万能险的情况下,其资金结算期限短而回报都趋于长期,保险公司需通过滚动负债来保证现金流安全,拿新钱还旧债。目前,这一“短贷长投”的错配模式亦引发舆论及监管层的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