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新国八条”正式出台,2011年新一轮的房地产调控正式开始。由于政策效应释放的周期性,市场对房地产投资的坚定信心及国内投资渠道医乏等因素的影响,年初基本承继2010年12月份的高成交量,价格也继续上扬,年初多出现‘旧光盘”,开盘销售率基本上都在7一8成左右。随着央行连续加息及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货币政策不断收紧,市场信心开始动摇。先是4月底中海首次推出千套限价房,当天即引发年内首次抢购潮,紧接着水榭春天、招商观园等楼盘也开始推出大量低价房源,在年中又引起一阵抢购热潮。在这期间,大部分有效需求被快速消耗。“7门1”之后,随着二手房按评估价征税政策正式实行后,市场急转直下,一、二手房市场陷入僵局,市场预期转向,多方由看多转向普遍看淡后市,观望氛围浓厚。随后,越来越多的楼盘低价入市,平均开盘销售率不高,上半年的抢购热潮不再出现,往年的“金九银十”更是随之破灭。11月份全市新房成交创年度最低(除掉2月份春节影响外),而价格自7月以来持续下跌,12月底全市均价接近2009年b-7月份的水平。目前市场预期普遍比较悲观,开发商抓紧时间回笼资金,来应对长期的楼市冬天,而多数购房者则继续持观望态度。多数人认为,2012年价格将跌至更低点。
显然,政策是制约市场走势的主要因素。年内连续的政策重磅出击,导致成交量大幅下滑,成交价格也应市而落,楼市随着政策的走向直接由夏天步入冬天:2011年1月份一手住宅成交34.54万㎡,为年内最高成交量,二手住宅成交81.39万㎡,也为本年内成交最高点,然后随着政策效应的逐步释放,至12月底,一手成交量仅为28.19万㎡,二手房仅成交17.92万㎡,楼市进入2008年以来从未有过的冰冻期。
市场购买力方面,则出现了大幅萎缩现象。4月底至7月中部分开发商的降价推盘,快速消化了一部分购买力,而“限贷”及连续的加息,又抑制了一部分需求,加上“7·1”之后购房成本直接上升,大部分刚性需求者又暂时退离市场,市场购买力在相对较大的市场供应面前,显得动力不足。在强大的市场压力下,销售明显放缓,库存压力不断上升,至2011年12月底,全市可售住房面积达265万㎡,按目前的销售速度,至少需要1年左右的消化时间。
2010年之前,房地产市场大约两三年就经历一轮调控,但从来没有调控到底的先例,由此造成的结果是:市场预期混乱,宏观经济周期也随之变化,市场投机心态越来越严重。目前的这一轮调控,中央政府一再表示调控的坚定信心,把房价控制目标上升为地方政府的政治任务来执行。佛山限购令的朝令夕改,足以证明中央调控的决心是不变的。但是随着欧美债务危机,全球实体经济日益疲软,全球众多金融人士也纷纷暗示中国应该放松调控。12月2日正式开始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更是被众多经济学者专家解读为政策放松的信号。但是,从当前的形势来看,此论调控的效果刚刚出现,房价开始慢慢回归,而国内的实体经济全面下滑,经济增速放缓,加上依然高企的CPI,这些都对未来房地产宏观调控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目前完全放松调控的条件尚不具备,房地产调控应该更加稳妥渐进地进行,积极引导房地产逐渐回归其居住属性,适当地进行预调、微调,让更多的刚性需求者买得起房。
2004年以来深圳新房供应量持续减少,2011年全年新增供应397万㎡,同比减少了1.23%。新增供应再度减少,对于一向供需矛盾比较严重的深圳市场,这又是一大挑战。但目前保障房建设逐渐展开,未来大量的保障房进入市场,或将可以缓解这种长期的供求矛盾。
图1-1历年深圳市商品住宅批准预售情况(2001-2011年)
2011年深圳全市共推出住宅385万㎡,同比减少了7.00%,推盘量也再次下滑。已经取得预售许可的项目中,仍有部分尚未完全推出,据中原统计,这部分待售量约有4万㎡,占全年批售量的1.020,而这部分将成为2012年的潜在供应部分。
图1-2历年深圳市商品住宅公开发售情况(2005-2011年)
19小时前
19小时前
2天前
2025-08-15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