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各区来看,2011年住宅批售仍是集中在龙岗和宝安,这两个区的批售量占全市总批售量的74.46%其中,龙岗的批售量有所减少;而宝安的批售量继续保持增加的趋势;盐田的批售量增加了九成左右;福田的批售量也增加了58.98%;而一向供应量较少的罗湖区,批售量再次减少,2011年全年仅批售2.86万㎡;南山区的批售量则增加了10%
全市各区公开发售面积最多的是龙岗区,占全市公开发售总面积的38.930;其次是宝安,公开发售的面积达136.92万㎡,同比增加了10.69%;盐田公开发售的面积达12.49万㎡,大幅增加了84.21%;福田公开发售的面积增加了13.90%;此外,南山公开发售的面积减少的幅度超过20%
表1-1 2011年各区商品住宅批售、推售面积列表
从户型分布来看,2011年中小户型的推售比例大幅上升,70-90 ㎡的两房、三房成市场主力。而豪宅供应则大幅回落,全市144 ㎡以上新推住宅7842套,占全市新推总量的19.62%,同比减少了13.30%;2011年全市新推别墅类产品共352套,仅为2010年的三成左右;复式产品的推售量也出现下滑。以豪宅为主的南山区供应大幅减少,这也是2011年豪宅供应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表1-2 2011年深圳市公开发售项目户型结构表
在经历了2009年的热闹之后,2010年的“新国八条”,让成交暂时回缓。随即2011年政府连续出台政策进行房地产市场调控,行政政策加上货币政策的双重夹击,投机、投资群体被剥离,而首付、贷款利率等的上调,又让一部分刚需群体暂时退离市场,市场深陷观望,成交随之大幅下挫。
2.1成交量创新低,供求比上升
受可售量减少以及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2010年全年成交面积为321.01万㎡,约为2009年成交量的一半。随着政策调控的长期性与延续性,2011年成交面积再次下降,全年仅成交272万㎡,同比下降了15.26%,为连续11年来的最低点。年内新推住宅只有385万㎡,同比减少了7%,另外2010年全市实际可售新房只有536万㎡,而2011年全市实际可售新房约265万㎡,不到2010年的一半。从历史数据来看,全市新房存量处于较低水平。2011年新房供求比约为1.42,相对于2010年1.29的供求比有所上供需矛盾有所改善,但是由于政策等影响因素,导致需求萎缩,进而影响到供求比的正常变化,实质目前深圳市场的供求矛盾仍未在根本上得到解决。
图2-1 历年深圳市商品住宅供求情况(2001-2011年)
2.2政策效应完全释放,下半年成交仅为2009年同期的一半
从月度成交走势来看,2011年全年的成交高峰主要是7月和12月。7月份有水榭春天、招商观园等的降价楼盘引起了一次成交高峰,而12月份由于开发商资金面的问题、年关销售冲刺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岁末现推攀高峰,这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成交量。但总体上受宏观环境的影响,尤其是“7•11”之后,成交仍处于持续低迷状态,下半年总的成交量仅为132万㎡,为2010年同期的68%,仅为2009年同期的50%。
11小时前
11小时前
12小时前
12小时前